疫情還是沒有放過剛過去的五一長假。
上海每天感染人數,雖然在持續下降,但總數依舊不小。
5月4日,上海仍然新增本土確診病例261例,無癥狀感染者4390例。
有兩個地方,在長假中更是被按下了暫停鍵。
一個是北京朝陽區。
因為疫情,從5月5日起,朝陽區全區及公共交通運營調整的區域內單位,實行居家辦公。
從5月4日起,鄭州主城區內各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工作人員居家辦公。
每天每家只能安排1人,憑核酸檢測證明、小區臨時出入證,到社區指定地點購買生活物資。
疫情來勢洶洶,鄭州再一次從熱鬧中停步。
這一次,靜下來的鄭州,太悲壯了。
5月2日,鄭州發現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他是高鐵站鄭州東站的引導員。
在被發現感染的前幾天,他乘坐過地鐵,到過中央商務區。
期間,他多次外出就餐,吃過夜宵,到過鄭州新密市的旅游景區。
4月26日,他還在鄭州東站的多個工作地點活動。
特殊的工作性質,廣泛的出行軌跡,埋下了重重隱患。
隨后,5月2日,高鐵鄭州東站發現多名工作人員感染。
5月3日2時至11時,鄭州發現4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10例無癥狀感染者。
5月4日,鄭州新增5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23例無癥狀感染者。
疫情突如其來。
雖然現在已經基本判定:
最先發現感染的鄭州東站引導員,為省外確診病例在鄭州東站中轉時傳播所致。
但這一輪疫情,牽涉到的場所實在不少,人員構成也比較復雜。
如不趕緊阻斷,將存在社區傳播和疫情外溢風險。
5月3日,鄭州迅速做出決定:
全市靜態管理。
用一周時間,把疫情圈死封住,撲滅新的疫情燃點。
沒有絲毫的瞻前顧后。
鄭州這一次果斷而干脆。
鄭州人,也再次展示出骨子里的無畏、容忍,與豁達。
靜態管理的消息傳出后,鄭州人就做好了居家的準備。
才半個小時,有些超市就已經被采購一空。
大家都抱著同一個念頭:能存多少就存多少吧,盡量不給政府添麻煩。
作為一座高校集中的城市,大學也在緊急行動起來。
要求靜態管理后,輔導員就已經住進了宿舍,與同學們同吃同住。
大學里餐廳的工作人員,干脆直接住進了食堂,保證學生的伙食。
5月4日,鄭州靜態管理的第一天。
街上已經幾乎看不到車輛,與行人。
疫情卷土重來。
這個世界,真實又殘酷。
但鄭州和鄭州人,忍受了所有的不便。
他們默默做好了所有的準備。
他們很痛,但不說。
他們扛下了所有的重量,和不容易,依舊站直了。
但很少有人知道,這一次疫情,對鄭州到底意味著什么?
2022年新年才開始,鄭州市民冒雪排隊做核酸檢測的消息,就上了熱搜。
但小區里,街道上,都是長長的檢測隊伍。
在鄭州領航學校,做核酸的市民自發為醫護人員撐傘,他們彼此為對方遮風擋雨。
沒想到,才過去3個多月,相似的場景又一次出現了。
5月的鄭州,白天的戶外溫度,已經有30幾度。
但工作人員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就上陣了。
外面太陽火熱,他們衣服里已經濕透。
市民們,也沒有人抱怨,都在核酸檢測點,排起了長隊。
他們那么懂事。
他們那么配合。
他們做核酸的樣子,那么熟練。
卻那么讓人心疼。
有人在微博上調侃,如果做核酸看到有人喉嚨起繭了,那么他一定是鄭州人。
鄭州人,太不容易了。
這兩年,鄭州人真的很難很難。
先是720大暴雨。
去年七月,三天時間里,鄭州下了整整一年的降雨量。
鄭州一小時的降水量,超過100個西湖。
大雨如注。
百年難遇的洪水,涌入街道、地鐵、醫院、商鋪,也淹沒了周邊的村莊、道路。
鄭州人竭盡全力,各兄弟省市深夜馳援。
用了差不多兩個月時間,鄭州才稍稍恢復到正常狀態。
然而,大災之后,又是大疫。
短短半年之間,鄭州又遭遇三次疫情。
七八月的疫情才走,剛消停兩個月,十一月的疫情,又繼續開始。
然后,是新年又一波疫情。
此次疫情,已經是這兩年的第四次了。
考試延遲了,小區封閉了,一次又一次的全員核酸檢測。
無數鄭州人的正常生活,都被打亂。很多計劃,都潰不成軍。
鄭州有家火鍋店,一度被網友稱為“2021最慘火鍋店”。
7月20日 遇洪水停業;
7月26日 恢復營業;
8月1日 報出疫情,停業;
9月3日 恢復營業。
鄭州疫情中,還有一則我印象深刻的報道。
今年年初的寒夜里。
有記者在凌晨的鄭州街頭,采訪一位為市民做核酸檢測的醫護姑娘。
話筒遞到嘴邊,姑娘還沒開口,眼淚先流了下來。
“這一年,真是不容易。”
在這世間,本就是各人下雪,各人有各人的隱晦和皎潔。
鄭州人在經歷著暴雨、疫情,失去、離別……
他們拿到了最差的那手牌。
但他們依舊用愛、善良、努力,和堅韌,堅持到今天。
長假剛過去,許多人,還未從假期的倦怠中走出來。
然而鄭州人的生活,又一次遭遇了起起伏伏,他們必須勇敢且堅強。
盡管很難。
但為了疫情不外溢,不至于影響到更多人,他們果斷選擇按下暫停鍵。
盡管一次次意外來襲,讓這個城市遠未恢復。
但為了迅速撲滅病毒,他們毅然再次選擇了對自己最狠的那種方式。
疫情發展至今,我們都已經知道。
只要你選擇停止大多數人的流動,病毒的撲滅就只是時間問題。
但這樣意味著巨大的經濟損失,也意味著其他。
但鄭州一邊在恢復,一邊仍然選擇了那條對普通人最負責的路,她沒有顧忌其他。
這一次,鄭州真的悲壯到讓人心疼。
有人說:2021年,鄭州是中國最難的一座城。
但這兩年,鄭州也一定是中國勇氣最盛、脊梁最硬的一座城。
今天,就讓我們心疼心疼鄭州人。
我也堅信,結束一周靜態管理之后,她一定可以回到正常。
只因為,悲壯背后,是無窮的勇氣;
只因為,扛過了太多,就會成為超人。
只因為,這里有大雨沖不垮、疫情打不亂,總能滿血復活的鄭州人。
只因為,這里是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