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孫慶輝 方寶嶺 通訊員 王茜 宛璐 文/圖
伴隨著晴暖美麗的陽光,5月17日,高新區石佛辦事處五龍口村一期二批分房圓滿完成,4844名居民通過抽號公平、公正、公開的方式分到了2866套新房。
據了解,此次分房的房源面積在52.83至154.24平方區間。此次回遷是五龍口村安置房的第二次回遷,2018年2月第一次回遷已分配了1675套房子。
幸福時刻?幸福觸手可得,4844名居民喜提2866套新房
早上6時30分,村民們迎著清晨的微光,帶著滿面的笑容,早早地來到分房現場,盡管起了個大早,但現場排隊村民沒有一絲倦意,眼里藏不住的笑意,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對即將開始的安置房選房大會充滿了幸福的期待。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張紅軍,高新區黨工委委員、副主任趙毅,石佛辦事處黨工委領導干部參加了當天的活動。
現場工作人員維持秩序、測溫登記、引導村民入場,分房大會在村民的熱切期待中有條不紊地進行。整個抽取過程和結果進行現場影像全程記錄,現場標識抽房結果。抽簽選房全程有叫號員、引導員、監督員、登記員、記錄員,確保抽簽選房活動做到公平、 公正、公開,保障被安置村民切身利益。
現場人們的目光都聚焦在分房現場的主席臺上,只見上面依次擺好了16個透明亞克力抽“房”箱,面積在52.83至154.24平方米區間。村民根據提前一天選定的套餐,在相應面積的箱子里抽取房卡。
為落實疫情防控常態化,保障分房現場人員生命健康,現場入口處嚴格執行掃碼、測體溫、戴口罩、“兩米線”、間隔時段消殺清潔等疫情防控措施。每一位前來選房的村民,都要經歷兩次掃碼,兩次測溫才能進入內場,負責消殺的“大白”正在對現場進行消殺,石佛衛生院醫護人員承接了現場醫療保障。“不僅村民進場要掃碼測溫,現場的每一個工作人員都提前進行了24小時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健康碼、行程碼等疫情防控信息報備。”石佛辦事處黨工委副書記禹志遠介紹。
現場還有貼心周到溫情的服務,一方面,是為炎熱酷暑難耐的群眾和服務保障工作人員準備的老冰棍和礦泉水。另一方面,為所有分房群眾準備了淋雨花灑的禮品,為群眾送上絲絲清涼。
對選房結果,村民每選一戶,都由工作人員在登記確認處予以登記,及時準確向村民公示公開選房推進情況。“今天運氣好,選到了滿意的樓層,終于要住上新房子了。三套房子都是小房,但是離得近,兒子去年考上了北京大學,回來就可以住新房了,以后可方便了。”家住五龍口村的張先生說。選房后,現場村民相互分享著內心的喜悅。
實時播放?再大的困難也擋不住回家的路
“分到的新房很滿意,感謝黨和政府的關心,讓我們老百姓住進新房。”村民高女士笑容滿面地說道。
石佛黨工委書記趙明遠講道:“今天,五龍口村迎來了‘心歸家至 幸福啟航’的美好時刻,幸福生活由此開啟。在這大喜的日子里,我代表石佛辦事處黨工委向大家表示祝賀的同時,也提出兩點希望:一是希望大家當好幸福生活的建設者。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分到新房子只是開始,大家還要勤勞付出,用自己的雙手創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二是希望大家當好美好家園的守護者。物質生活提高了,精神文化也要跟上,大家要自覺遵守村規民約,搞好鄰里關系,共同維護小區的美麗和諧,不忘初衷,團結一致守護新家園。”
“再大的困難也擋不住回家的路!”趙毅表示,“安置房分配工作僅僅是一個新的起點,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辦事處和村‘兩委’不僅要把安置房建設好、分配好,而且要一如既往地管理好、服務好,全力傾心把安置區打造成一個管理規范、服務高效、鄰里和睦、生態宜居的幸福家園,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據了解,4月初,石佛辦事處就啟動了五龍口村安置房分配工作。一個多月來,工作人員逐戶梳理村民檔案,細化分房流程。
五龍口村“兩委”和建設單位對分房現場進行多次桌面推演;5月初,鄭州新一輪疫情來襲。就是在疫情管控期間,分房工作的腳步絲毫沒有放慢。
群眾安居是大事,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安置房不僅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環境,提高了他們的幸福指數,也在一定程度上密切了黨群關系,促進了社會的和諧。今后,石佛辦事處將繼續把群眾需求放在首位,以此次分房為契機,持續完善配套設施,將從規劃建設、配套設施、管理服務等方面下功夫,為老百姓創造一個環境優美、產業興旺、宜居宜業的美好家園,讓居民過上舒適、溫馨的社區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