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李曉霞 通訊員 李欣純 文/圖
“謝謝你們及時送水,這大熱天的,停水真是個麻煩事兒,要不是你們為我們送水,我們連做飯的水都沒有了,辛苦你們了。”正拿著水桶排隊接水的居民看著眼前的送水車高興地說。
5月15日晚,因鞏義市啟動新建穿河管道并網施工工程。施工期間將臨時停水兩天半,紫荊路街道迅速安排人居環境治理中心開啟停水應急預案,迅速調派市里安排的13臺、街道的3臺灑水車,并呼吁社會團體組織共計24臺水車組成緊急送水隊,同時協調三個應急加水點,加班加點為居民持續提供水資源,緩解用水難、吃水難問題,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用水。
工程正式啟動前,為保障轄區居民生活用水問題妥善解決,該街道精心組織送水工作,通過利用微信群、張貼告示告知居民停水原因,提醒其提前備好生活用水,同時安排工作人員對灑水車水箱和水槍等供水器材仔細清洗,灑水車選取優質水源,確保供水衛生、清潔。從16日上午8時開始,24臺灑水車便在居民小區內來回穿梭,居民在小區群里看到送水的消息,紛紛拿著盛水的器具到樓下排隊接水。還有不少居民加入志愿者隊伍,在現場維持接水秩序。
因疫情期間,為避免居民扎堆,供水現場,工作人員明確分工,有的維持秩序,有的負責給居民依次加水后再由居民領取走,送水工作忙碌而有序地進行著。看著一個個居民臉上表露出接到水的喜悅,讓在場的工作人員感到十分滿足。
“您住幾樓啊?我來幫您提。”有不少老人前來接水,社區工作人員、物業管理員立刻上前,接過他們手中的盆、桶,替他們把水送回家。
截至17日下午恢復供水時,紫荊路街道已出動灑水車為轄區25個樓提供300余噸生活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