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晚報》報道截圖
到今年12月份,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將滿8年。七年多來,清澈的丹江水潤澤著鄭州城,滋養著鄭州人。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兩天后,汩汩的丹江水流進鄭州。自此,鄭州人喝上了甘甜清冽的丹江水。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在鄭州市境內設7處分水口門,年分配水量5.4億立方米。自通水以來,鄭州配套工程7座口門泵站及線路先后已全部投入運行,工程運行整體平穩、安全。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作為南水入鄭的見證人,鄭州市南水北調工程運行保障中心質監處處長許彥鳴對丹江水入鄭的相關情況了然于心。“規劃的我市南水北調受水目標已全部用上南水北調水,新增的供水目標新密和登封已經分別實現供水。截至今年4月底,我市已累計實現南水北調總供水量39.2億立方米,其中累計生活供水33.5億立方米,生態補水5.7億立方米,受益人口達到720萬人。”
7年多來,丹江水入鄭的綜合效益已經顯現。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后,鄭州市城市供水實現了真正意義的雙水源,南水已經成為鄭州中心城區自來水的主要水源,在改變沿線供水格局的同時也改善了受水區的水質,鄭州市民普遍反映水垢少了、水好喝了;
南水入鄭,極大緩解了鄭州水資源緊缺狀況,鄭州城市建設有了更多的選擇余地和空間;鄭州市受水區地下水超采現象得以遏制,中深層地下水水位明顯回升,地下水水源得到涵養;鄭州生態用水也相應增加,河湖水量增加、水質改善,河湖生態得到有效恢復。
鄭報全媒體記者?武建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