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老家,不僅感受到了濃濃的溫情,也為河南發展速度所驚嘆,更被鄭州的人才政策所吸引。”
當從關愛中心專班工作人員那里了解到鄭州市的引才政策后,正在上海一所重點大學讀研的豫籍學子陳凱表示,等自己研究生畢業一定要回到鄭州工作,為家鄉的發展盡一份力。
發出這一感慨的,不僅有陳凱,5月29日下午,當線上“座談會”結束后,不少在鄭州市希岸酒店未來路店健康關愛中心隔離的學子,都紛紛發出了類似的感慨。
隨著暑期的到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從省外返回河南,鄭州成為了不少河南籍學子返豫后的首落地。在為返鄉大學生提供溫馨周到隔離服務的同時,鄭州市金水區將隔離點變為了招才引智點,向返豫大學生宣傳鄭州最新發展情況,推介鄭州招才引智政策,希望能有更多豫籍學子學成歸來到鄭州創業就業。
與返豫大學生線上座談 “面對面”推介鄭州人才政策
“希望在外求學的河南籍學子們,能更多地了解家鄉變化,有機會在鄭州轉一轉,到金水走一走。”5月29日下午,鄭州希岸酒店未來路店健康關愛中心專班與隔離在該關愛中心的150名返豫大學生,在線上舉行進行了一場特別的“座談會”,該健康關愛中心工作專班負責人、金水區發改委干部李亞磊向這群豫籍大學生們吐露了心聲。
記者了解到,目前共有150名返鄭大學生在該健康關愛中心隔離,根據河南防疫政策,他們將在鄭州進行7天的免費集中隔離后,再返回居住地。李亞磊表示,在為返鄉大學生提供更加溫馨周到的隔離服務,讓返豫學子真正感受到家鄉溫暖的同時,他們也希望通過舉行這場特別的線上“座談會”,在豐富大學生們隔離生活的同時,也能“面對面”推介鄭州人才政策,讓大家更深入地了解鄭州。
為了開好這次座談會,專班特別邀請了鄭州輕工業大學思想政治教學教研室負責人范忠偉在線參加了此次線上座談會。范忠偉的老家是在福建,從中國人民大學讀完博士后,他選擇了來鄭州工作。在河南工作者10多年里的他已經成為了“新鄭州人”,對于鄭州的快速發展,他有著更為深刻的感受。面對這些正在外地求學或即將畢業的豫籍學子,范忠偉有感而發向他們推介了鄭州及鄭州的人才政策,他的深入講解引發了不少大學生的共鳴。
送招聘信息“上門” 希望更多豫籍學子到鄭州就業創業
“這些豫籍返鄉大學生中,不少都是來自于國內知名高校,其中不乏研究生和博士生。”李亞磊告訴大象新聞記者,他們在登記信息時留意到,這些返豫大學生中,有多位今年剛從外地大學畢業,也有部分將在明年畢業。“我們希望借此機會,將隔離點變為招才引智點,讓返鄉大學生深入了解鄭州發展現狀,更愿意考慮畢業后回到鄭州創業就業。”
李亞磊坦言,當前鄭州正在加速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人才、渴望人才,今年4月份,鄭州市出臺了10條“青年人才新政”,向全球青年英才發出了邀約,希望每一名大學生都能在鄭州找到屬于自己的“星辰大海”。“在鄭州市發布的人才政策外,為扶持創新創業,金水區也出臺了系列人才政策,構建了‘1+17+N’人才服務體系,打造‘全生命周期’的人才創新創業生態環境,以吸引更多青年才俊到金水。”
據悉,除了線上對相關人才政策進行推介外,鄭州希岸酒店未來路店健康關愛中心專班還將紙質版的鄭州市2022年企事業單位招聘信息等,送到了隔離大學生的房間內。“鄭州發展,希望有你,我們期盼能有更多豫籍學子學成歸來,鄭州一直在等著你們。”李亞磊表示。
“這些走出去的河南學子,尤其是到沿海省份求學的學子,一定能深刻感受到內陸省份和沿海地區的差別,不管是經濟發展上還是社會管理等方面。正因如此,一定要強化自己家鄉歷史和文化的認識,加深對家鄉的認同度,夯實‘老家’情懷,” 范忠偉希望有更多的豫籍學子能夠學成歸來,參與到家鄉建設中。
將隔離點變為招才引智點 專家建議在全省推廣這一模式
青年是城市的未來,贏得青年就是贏得未來。一個城市要想在區域發展的激烈競爭中搶占先機、實現主動,就必須大量集聚青年人才,讓青年人才來得了、住得下、留得住,實現“雙向奔赴”、同頻共振。記者留意到,往年不少地市都會組織到全國主要高校進行人才政策宣講,但今年受疫情影響,這一活動多暫緩舉行。
對此,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表示,在外出進行政策宣講受阻的情況下,金水區將隔離點變為招才引智點,借此機會對返豫大學生進行人才政策的宣講,是一項創新之舉。
“這是一種借勢用力吸引人才的溫情感召,既體現了鄭州的城市溫度和招引誠意,又彰顯了鄭州城市智慧,宣傳了鄭州城市形象,一舉多得,值得點贊。”宋向清表示,金水區長期以來一直是鄭州諸多城市治理方案的創意和提出者,也是鄭州城市治理路徑的探路者,為鄭州乃至河南城市建設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宋向清看來,疫情下,金水區變疫情防控剛性需求為招才引智柔性感召,用溫情溫暖回歸故鄉的大學游子,不僅確保了疫情嚴防嚴控,而且增加了隔離點的利用價值,節省了城市資源,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兼顧,為其他城區提供了一個好的示范,建議在全省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