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鄭州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提出,要提高生態示范創建水平,鞏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成果。世紀公園、月季公園等15個公園將拆圍透綠,建成西流湖公園、青少年公園等40個綜合公園和專類公園。
將建設一批郊野公園
要加快郊野公園—綜合公園—社區公園—微公園(小游園)四級公園體系建設,推進公園形態與城市空間的有機融合,打造公園城市。在城市外圍,依托山體、林地、水系、濕地、自然村落、歷史文化遺址保護地等現有生態人文資源,繼續推進郊野公園建設。
建成西流湖公園、青少年公園等40個綜合公園和專類公園,在中心城區加快推進460個社區公園和微公園(小游園)建設,完成世紀公園、月季公園等15個公園拆圍透綠和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到2025年,建成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4平方米,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7.5%,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3%以上。
為實現這一目標,將實施一批郊野公園和生態廊道等生態保護重點工程,郊野公園建設包括潮湖郊野公園、龍子湖郊野公園、滎陽索河—萬山郊野公園、新密袁莊郊野公園、新密溱水河郊野公園、鞏義禮泉—伊洛河郊野公園等。
生態廊道建設有這些
生態廊道建設包括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沿線兩側防護林景觀提升工程、賈魯河—隋唐大運河故道沿線兩側防護林景觀提升工程、京廣鐵路沿線綠色生態帶提升工程、京廣高速鐵路沿線綠色生態帶完善提升工程、隴海鐵路生態帶提升工程,同時,繼續推進市區內5條鐵路沿線、11條河渠兩岸、10條快速通道、31條放射道路兩側生態廊道建設工程未實施部分的建設以及已建成條段的提升和連通。
建設省道312市區段、長江路、尖崗路等20條200公里生態廊道,三環快速路、江山路等20條300公里示范性綠道提升工程。
鄭報全媒體記者 裴其娟/文? 馬健/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