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回訪·轉化 | 成都,什么是“無界相融”公園城市?

          2023-05-12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編者按:

          5月6日至8日,在全國上下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濃厚氛圍中,鄭州市委主要領導帶隊,市級領導和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區縣(市)黨委書記、市直部門主要領導組成的黨政代表團,奔赴蘇州、寧波、成都等先進城市學習考察,學習借鑒他山之石,全面加快高質量建設現代化國家中心城市的步伐。

          5月10日,鄭州報業集團派出記者分赴三地采訪,沿著鄭州市黨政代表團的行程線路,探尋三地在產業培育、結構調整、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的理念、思路和創新舉措,推出“學習找標桿 借鑒提標準 轉化見標志”系列報道。

          今天推出第一篇:《成都,什么是“無界相融”公園城市?》,學習成都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以生態價值多元創新轉化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實踐做法。

          傍晚日落時分的興隆湖 攝影:逍遙

          站在天府新區興隆湖畔,抬頭東望,可見龍泉山上“草樹云山如錦繡”;舉目西眺,詩與雪山,攬入胸懷。零星幾只水鳥劃破天際、掠過湖面,驚動湖面野鴨腳掌輕撥,蕩漾的碧波下“水森林”搖曳生姿,悠閑的魚兒在其間擺尾穿梭,在“水下書店”里看魚翔湖底,在細節感滿滿的藍色跑道上環湖長跑......這不是幻想中的畫面,是四川天府新區興隆湖畔最真實的寫照。

          “天府新區的城市建設是以生態價值優先的,在天府新區我們堅持70.1%的生態空間和29.9%的城市建設空間,從不同維度升華城市與自然的關系,目標是把好山好水好風光引入城市。”5月11日上午,來自四川天府新區公園城市建設局公園城市推進處的工作人員張麒介紹說。

          興隆湖 攝影:周勇良?

          湖畔設計與文化融合“變現”

          漫步興隆湖畔,清風拂面,走在規劃清晰的游步道上,游客的心靈隨著興隆湖地呼吸而安寧下來,巧合的是,這條環湖道恰好是8848米。“環湖道在修建好之后,我們發現它的長度是8.848公里,是珠穆拉瑪峰之前的高度,但是在開始修建時,其實并沒有這個特殊的設計,也沒有刻意去修建。”據張麒介紹,在游步道上每隔一段距離就會出現一處細節設計的特殊山標,山標下標注了山名,還有山的高度,“夾金山,海拔4930米;西嶺雪山,海拔5353米……”四川是一個多山的省份,而這些具有山峰文化的設計理念給了初次到來的游客不少驚喜。

          麓湖公園社區 攝影:逍遙

          除此之外,在這里你還可以跟著幾名老友露營野餐,晚上在跑步道上鍛煉打卡,麓野中心聽一場熱鬧的音樂會,在極限運動公園炫技比賽,帶著孩子在親子互動場景玩耍嬉戲......“周末我喜歡和家人一起到公園散散步,全身心都能放松下來。”來自成都本地的胡女士開心地說。從最初的一處洼地到如今的“網紅”打卡地和創新策源地,興隆湖的進化歷程是四川天府新區在“公園城市”建設中先行先試的縮影。而目前興隆湖已成為成都的新景點,是眾多游客到成都的“必游”之處。

          而在興隆湖成為“網紅”背后,其實隱含著一段進化簡史。

          天府新區規劃廳+興隆湖 攝影:馬驥

          “無界相融”的公園城市

          細碎陽光下,興隆湖南岸四川天府新區規劃廳的幕墻上,73個大字熠熠生輝:天府新區是“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節點,一定要規劃好建設好,特別是要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長極,建設內陸開放經濟高地。2018年2月11日,“公園城市”理念首次從興隆湖畔提出。

          與傳統城市中建筑與自然存在明顯邊界感不同,天府新區按照“整個城市就是一個大公園”的理念,在建設中實現了遠山遠景、區域內公園、街巷、建筑的“無界相融”,將公園形態與城市空間結合到一起,實現了由“社區中建公園”向“公園中建社區”的轉變,將整個城市打造成為一座無邊界的公園,而成都有著“雪山下的公園城市”這一美譽。

          攝影:唐強

          滿城山色半城湖,一草一木皆生機。興隆湖西岸,有一座巨大的石雕,造型源自喜馬拉雅山脈和珠穆朗瑪峰的輪廓,名為“世界之巔”。它是四川天府新區勇攀科技創新高峰,繼而成為高峰的宏偉藍圖。“下一步我們將推動公園城市內涵式發展,持續輸出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公園城市的示范成果,打造一批可進入可體驗的公園城市的示范場景,奮力將天府新區公園城市建設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幸福家園。”張麒肯定地說。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石闖 梁宸瑜/文? 朱鈺瑋/視頻

          策劃:盧士海

          統籌:陳鋒 李韜

          執行:安學軍 王海萍



          分享到: 編輯:周愛巧 統籌:曹杰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