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一年一度的中招考試正式拉開帷幕,如何幫助孩子選擇一所心儀理想、且有未來的高中學校,成為眾多家長關注的重要話題。
黃河科技學院附中作為鄭州市一所老牌高中學校,不僅辦學歷史悠久,而且特色鮮明,教育教學成果豐富。建校20余年來,始終堅守教育初心,依托黃河科技學院雄厚的辦學實力,以”辦規范加特色學校,育合格加特長學生”為辦學目標,緊緊圍繞“培養全面發展而富有個性的人”這一核心目標,賦予學生“全面發展、自由成長”的空間,重視學生的潛能開發和個性成長,努力為每一位學生搭建幸福成長的舞臺。今天,我們就以“六個理由”深度解讀黃科院附中,給您以選擇參考。
理由一:超強師資
是學生取得各項成績的重要保障
翻看成績單,你就會看到,考入名牌藝術院校的學生逐年增多,專業過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無數學子從這里順利走進中國傳媒大學、鄭州大學、河南大學、四川傳媒學院、中南民族大學等知名學府。
能在這所學校實現夢想,必然離不開優秀的教師團隊。
學校認為,師者是學校生長之根,是學生成長的真正母體。因此不僅學生要職業生涯規劃,教師時刻注重專業成長!
黃河科技學院附屬中學教師發展中心主任梁紅杰告訴記者,“指導青年教師開展職業生涯規劃,鼓勵支持教師進行學歷提升、業務進修、職稱評定,摸排全校青年教師職稱評定狀況,通過壓擔子、做課題、給榮譽等形式,把青年教師業務成長和職稱評定列入學校日常工作,專項培訓、定期督導、重點扶持,突擊培養一批骨干教師。”
2021年黃河科技學院附屬中學制定青年教師培養三年行動規劃,合理分配各年級骨干教師比例,優秀教師向畢業年級傾斜,通過三年教學一循環,逐步培養更多能夠擔任畢業年級教學的骨干青年教師。學校現有教職工300余人,具有中高級以上職稱,碩士學歷的教師占70%以上,65%以上老師獲得過市級、區級教學榮譽,整體教師隊伍年輕化,受教育程度高,接受新思想、新理念、新教學方式能力強。
過去的一年里,師生們收獲各級各類獎勵累計269人次,其中省級4人次、市級249人次、區縣級165人次。2021年鄭州市教研室課題學校結項4項、立項1項,市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教師參加優質課比賽46人獲獎,其中區級27人,市級16人,省級3人,加上其他類別的教學競賽38人獲獎,獲獎占教師隊伍比例達34%,實現教學相長,共同成長。
理由二:因材施教
找準生長點,不錯過每個孩子的成長時機
黃河科技學院附屬中學校長程曉林說,“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教育者要找準每個孩子的生長點,才能讓孩子都找到合適自己的路,才能發揮出更大的潛能,實現更好的自己。”
從入校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到選修課程的專業評價,再到高考前的志愿填報說明會,環環相扣,步步為營。
正因如此,黃河科技學院附屬中學走出了一條“辦規范加特色學校,育合格加特長學生”特色強校之路:給學生提供個性發展的平臺,貫徹因材施教的教學方針,堅持文化課和專業課齊頭并進。
抓住教育時機非常重要,針對愿意走藝考的學生,高一興趣引領階段,發現學生的智能強項,挖掘潛能,指導其專業選報;高二專業分班,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強化優勢智能;高三考前強訓,沖刺高考。
“高一的興趣引領,就是在高一上半學期開設專業引領課程,讓學生們通過課程去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潛力。”程曉林說。
理由三: 生涯規劃
為每位學生精心規劃屬于自己的未來
在黃河科技學院附屬中學,除了刻在花園石上的“敢為天下先”,你能看到聽到最多的,就是“辦一所對學生負責任的學校”。在黃河科技學院附屬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程曉林眼中,“負責任”不僅要為學生在校期間的一切負責,還要為孩子的一生負責。
一生那么漫長,三年高中時光如何負責?在校園里可以找到答案:發掘孩子的天賦和興趣,為以此為基,為孩子選好人生方向。到了高考報志愿還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這樣的狀況在黃河科技學院附屬中學不會出現。
因為,在這里,孩子們在高一年級就會接觸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說明,專業老師從不同學科的特點出發,進行定向指導和詳細分析;學生們全方位認知每一個專業,追隨自己的內心,做出最適合、最正確的選擇。
理由四:青藍工程
教師團隊結成成長共同體,高效提升教研水準
在黃河科技學院附屬中學,這樣的場景很常見:年級長一周兩節推門聽課,學科教師則一周推門聽課1至2節;青藍工程師傅每月聽徒弟課不少于兩節;徒弟則每學期聽不少于 30 節師傅的課。教師成長共同體,高效提升了學校整體教研水準。
什么是青藍工程?原來,這是黃河科技學院附屬中學實施的一項工程,新老教師師徒結對,為的就是讓青年教師快速成長,提高青年教師教育教學水平。
師徒結對都有哪些幫助?介紹教學經驗必不可少,此外,師傅每月要聽徒弟課不少于兩節, 按照一節好課的評價標準評議優缺點,做好評課記錄并給出指導意見。
除此之外,師傅還要指導徒弟備好課,檢查徒弟教案,不合格教案一律不允許進課堂。每學期重點審閱徒弟3至5 份備課教案;每學期指導徒弟上 1 堂組內或校級公開課或匯報課。
而徒弟則需每學期向同組老師上不少于1次的公開課、寫1份期終教學小結或教學論文、上1堂較高水平的匯報課、擬 1 份測試卷;每學期要聽師傅不少于 30 節的課,寫出體會或個人見解、聽課記錄及教學總結。
作為校方則對師徒雙方履行職責情況進行定期檢查,對活動中成績出色的師徒雙方予以表彰,對師徒結對情況進行考核。
理由五:多元化
多元社會發展所需綜合素養,學校提前為學生逐項奠基
早晨6點,舞蹈房內,基本功訓練已經開始,壓腿、踢腿、壓肩、下腰……鍛煉了身體,更歷練了心靈,她們用腳尖撐起夢想的重量。
傳媒教室里,播音類藝考生無論是口部操、繞口令還是新聞播報,抑或是模擬主持,都認認真真,都一絲不茍。即興評述針砭時弊,援筆立就、才華洋溢的背后是日積月累的堅持。
在黃河科技學院附屬中學,每一位老師都相信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學校立足學生多元化發展,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長和人生發展規劃,實行課程和學生健康發展多元化管理,開設有音樂、舞蹈、體育、書法、美術、動漫、播音等校本課程,以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升。多元社會發展所需綜合素養,黃河科技學院附屬中學提前給學生奠基。
學校以新課改為契機,以構建道德課堂為抓手,在教育、教學管理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提出了“特色強校”的辦學目標,力爭為每一個學生“量體裁衣”,為此學校開設了三大課程體系:“文化課課程體系、專業課課程體系和活動課課程體系”,注重學生文化課與專業課并重發展,同時輔以課外豐富的社團活動,促進學生綜合素養全面發展。
著眼學生三年的學校,可以是好學校;著眼學生三十年的學校,才是辦真教育,黃河科技學院附屬中學要做后者。
理由六:信息化
塑造優質學校,注重學生信息傳遞和分析能力的鍛造
在黃河科技學院附屬中學,每個教室都擁有高科技!
近幾年,黃河科技學院附屬中學以建設中小學數字化示范校為目標,經過“建網、建隊、建校”三個階段,實現了千兆寬帶進校園、百兆網絡進桌面、優質資源進課堂。
在課堂上,融入了信息化手段的新型教學模式,通過開設“微課”、“翻轉課堂”、“創客教育”等,改變老師“教”與學生“學”的方式,課堂上少了“填鴨”式的教學,多了充滿“我要學”的渴望目光。
不僅如此,黃河科技學院附屬中學要求,針對班級學生的整體情況,教師在授課內容上進行優化,對國家教材進行二次開發,針對高考內容單獨制作專業課教材,做到低起點、小步子、慢節奏,讓學生們聽得懂、學得會。
“自己好不是真的好,橫向對比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程曉林告訴記者,黃河科技學院附屬中學每學期期末、期終都統一參加全市學業水平測試,每年9月參加鄭州市統一組織的高招質量分析會,與區屬高中統一期中聯考,統一命題、統一評卷、統一成績分析。
不僅如此,通過科技社團、校本課程、專題培訓、學科競賽等形式,師生信息化素養得到整體提升。打造優質學校,注重學生信息傳遞和分析的能力的鍛造,著眼學生未來發展,學校不僅綱舉目張,而且落實落細。
星辰繁復,師者潛心雕琢學業;大海遼闊,學校關注成長,黃河科技學院附屬中學的辦學品質正在不斷攀升。
2022年招生計劃:
特優班(4個)實驗班(6個)特長班(10個)
學校地址:鄭州市航海中路94號黃河科技學院北校區
咨詢處:鄭州市航海中路94號黃河科技學院北校區門外東側招生咨詢處
固定電話:68951615??????68951378
移動電話:15690881801?????15690881858
咨詢微信:?zz15690881801
FZ15690881858
官方微信:hhstufszx1997NO1
學校網址:http://fszx.hhstu.edu.cn/
乘車路線:乘坐地鐵五號線到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站下車,4路、B10、B101路公交車到孫 八寨站下車即到。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唐善普?通訊員?吳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