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之后在球場打球,鄭州市二院神經外科醫生牛國策遭遇了球友突發心梗倒地抽搐的一幕。危急情況下,他挺身而出,全力施救,為挽救寶貴生命發揮了關鍵作用。最終,在牛國策和120急救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患者自主心跳和呼吸順利恢復,被送往醫院進一步救治。無獨有偶,7月6日上午,鄭州市二院急診科再次收治一名急性心梗患者,經搶救轉危為安。急診科主任楊茜說,近期天氣高溫悶熱,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公眾一定要注意保健,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如感不適,需及時就醫。
球場籃筐下,有人倒地抽搐
牛國策球場救人的一幕,發生在兩天前。7月4日晚9時許,熱愛運動的他在大學南路一球場打籃球。正當大家激烈爭搶時,一名球友忽然在籃筐下倒地抽搐。
牛國策迅速伏地探查其生命體征,發現患者自主意識喪失,神志不清,呼吸和心跳消失,頸動脈搏動消失,口唇發紫。他立即喊旁邊的人幫忙撥打120,并隨即開始心肺復蘇。“我趴在患者胸前直接聽診時,發現他心跳驟停,這非常兇險,如果不及時進行心肺復蘇后果不堪設想”,牛國策將患者仰臥,頭向右側,維持氣道通暢,開始持續按壓、吹氣,行心肺復蘇術。幾分鐘后,120趕到,這恰好是鄭州市二院急救站負責的區域。牛國策向同事交接病情后,經過急救醫護的繼續心肺復蘇、除顫后,這名33歲的患者的自主心跳,自主呼吸恢復,隨后病人被送入醫院進一步治療。
“出手救人是職業本能,更是醫生的職責”,牛國策表示,自己從醫10年,日常工作中,神經外科救治遇到的急危重癥較多,所以遇到這種情況比較冷靜,“算是有條不紊完成了一次院前急救”,牛國策后來問同事,聽說患者生命體征已經穩定了,他感到特別欣慰,于是發了一條朋友圈紀念這特殊的一刻。同事和朋友們這才得知牛國策路邊救人的事跡,大家紛紛為他“點贊”。據悉,在急救的“黃金三分鐘”時間內,正確實施心肺復蘇,能提高院前急救效果,達到挽救生命、減輕傷害的目的。牛國策的及時施救,為挽救患者生命發揮了關鍵作用。
連續接診急性心梗患者,專家稱與天氣相關
7月6日上午,鄭州市二院急診科再次接診了一名急性心梗患者。事發時,這名40余歲的患者正在醫院周邊修車,突感不適,于是自行來到醫院就診。剛進醫院大門就支撐不住了,急忙大聲求救。急救科醫護疾奔出來施救,患者兩度心跳驟停,兩度被成功救回。患者最終被送進導管室,接受了介入治療,目前已無生命危險。
急診科主任楊茜說,冬夏兩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今年進入盛夏以來,鄭州高溫高濕悶熱不堪,這種天氣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極不友好”。公眾一定要注意保健,尤其是有心腦血管病史的患者,如果有身體不適,萬不可大意,一定要及時就醫。
炎炎夏日,如何保健?楊茜說,夏季心腦血管疾病高發,是因為天氣炎熱、出汗多、血壓波動大、血液容易粘稠。所以預發心腦血管疾病,要注意保持血壓正常,合理安排飲食,選擇低脂肪、低膽固醇、富含維生素的食物,限制含糖食物的攝入,積極參加慢跑、散步、游泳等體育鍛煉,促進機體新陳代謝,增強心血管系統的調節功能,降低血液粘稠度,加快血流速度;同時,要戒煙限酒,生活規律,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睡眠,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緒激動。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邢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