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是中華文化的瑰寶。7月7日,記者從河南省“十四五”公共衛生體系和全民健康規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四五”期間,我省將全力做好中醫藥傳承創新,加快推進中醫藥振興發展,加快實現由中醫藥大省向中醫藥強省轉變。
全省計劃再建671個中醫館
我省將統籌“龍頭、骨干、基層”醫療機構建設,打造高質量中醫藥服務體系。全力爭取國家中醫醫學中心,建好3個國家(中醫)區域醫療中心,打造一批省級中醫專科中心,發揮龍頭帶動作用,促使優質中醫醫療資源上下聯動,均衡發展;完善綜合醫院、婦幼保健機構中醫藥科室設置;再建671個中醫館,實現中醫館全覆蓋,筑牢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讓群眾“在家門口看上好中醫”。
二級以上中醫醫院全部設置“治未病”專科
我省將統籌中醫藥特色優勢,提供全生命周期中醫藥服務。鞏固中醫藥在疾病治療、治未病、康復等方面的特色優勢。打造中醫藥專科專病品牌,圍繞骨傷、腫瘤等專科和肺病、心血管病等專病,優化診療方案,推廣成熟技術,研發有效藥物,提高臨床療效;二級以上中醫醫院全部設置治未病科,所有三級中醫醫院和70%的二級中醫醫院設置康復科;高標準建設國家中醫應急醫療隊伍和疫病防治及緊急醫學救援基地。
遴選培育中醫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
我省將統籌平臺建設和應用,提升中醫藥科研水平。以推動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創建為龍頭,加快構建以2家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3家省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和一批重點實驗室為支撐的科研平臺體系。加強中醫藥開發應用研究,深入挖掘臨床有效的名方驗方,推進中藥新藥成果轉化,推進中醫藥產業向價值鏈高端邁進。
我省將統籌培養和引進,打造高層次中醫藥人才隊伍。持續實施“岐黃工程”“仲景人才工程”,建設流派傳承工作室,提升中醫藥院校教育水平;以引進為輔,依托科研平臺建設加強高層次中醫藥人才引進。到“十四五”末,遴選培養一批中醫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努力推出更多“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王紅 見習記者 崔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