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種文明都延續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今年以來,鄭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高度重視文博系統的防汛工作,認真落實貫徹國家、省市防汛會議精神,把文博系統的防汛工作落實落細。
7月21日,鄭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督導檢查文博系統防汛備汛工作,要求未雨綢繆,提前預置力量,筑牢夯實文物工地、文化遺址等區域的防汛堤壩,守護好文明的根與魂。
督導組一行先后來到位于鄭東新區的大河村遺址和高新區水牛張遺址,實地查看文博場館、文物發掘現場的防汛備汛工作。進入汛期以來,鄭州市文物部門緊盯重點部位重點區域,積極進行防汛應急演練,以練代訓,提升防汛預案的實操性和針對性;因地制宜,加固墻體和防水擋板,開挖排水溝渠,暢通積水抽排;提前預置力量,確保有險必搶有險快搶,及時有效應對突發狀況。
市防辦專職副主任袁志堅表示,文物是歷史的見證者、活化石,鄭州星羅密布的文化遺產點綴了歷史璀璨的星空。當前,我市正值防汛抗洪的關鍵時期,做好文博系統的防汛備汛工作尤為重要。下一步,各級防辦要加強與當地文物主管部門的溝通聯系,建立健全聯動機制,強化日常督導檢查,全面做好強降雨的防范應對工作,夯實筑牢守護文明根與魂的安全堤壩。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王戰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