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
銀行業保險業運行發展情況如何?
采取了哪些措施支持房地產行業穩定?
中小銀行改革化險工作
有哪些新進展?
在繼續拆解影子銀行方面
還有哪些新舉措?
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取得了
哪些成效?
● ● ● ● ●
7月21日,在國新辦舉行的2022年上半年銀行業保險業運行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上,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法規部主任綦相,政策研究局負責人葉燕斐,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負責人劉忠瑞對上述問題進行了回應。
此外,針對《中國銀行保險報》記者提問的“疫情擴散導致經濟下行壓力超預期,不少行業發展出現了一些困難,目前銀行業資產質量如何”,劉忠瑞表示,銀保監會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及時出臺多個行業專項紓困政策。通過紓困保住了企業,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穩定了銀行的信貸資產質量。今年上半年,我國銀行資產質量整體保持平穩態勢,風險總體可控。二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2.95萬億元,較年初增加1069億元,不良貸款率1.67%,較年初下降0.06個百分點。
上半年銀行業保險業總體運行穩健
綦相介紹,截至6月末,銀行業保險業總體運行穩健,風險抵御能力持續增強,銀行業資本和撥備水平、保險償付能力充足,有序推進高風險中小銀行和保險、信托機構風險處置。
上半年繼續加大了不良資產處置力度,處置不良資產1.41萬億元,同比多處置2197億元。持續壓降高風險影子銀行業務,上半年委托貸款和信托貸款合計減少3806億元。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因城施策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穩妥化解房地產領域風險。
初步統計,二季度末,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203.8%,資本充足率14.87%。目前,保險公司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224.2%,保持了較強的風險抵御能力。
此外,金融穩定保障基金基礎框架初步確立,首批646億元資金籌集到位。
堅持“房住不炒”?
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
近日,江西景德鎮某個樓盤延期交房引發關注。
劉忠瑞表示,銀保監會對此高度重視,積極加強與住建部、人民銀行等部門的協同配合,支持地方更加有力地推動“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工作。
在地方黨委政府“保交樓”工作安排的總體框架下,銀保監會指導銀行積極參與相關工作機制,配合壓實企業、股東等相關各方責任,遵循市場化、法治化原則,主動參與合理解決資金硬缺口方案研究,做好具備條件的信貸投放,協助推進項目快復工、早復工、早交付。同時,指導銀行做好客戶服務工作,加強與客戶溝通,依法保障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銀保監會始終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緊緊圍繞‘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貫徹房地產長效機制要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劉忠瑞介紹,6月份,房地產貸款新增2003億元,房地產信貸整體運行平穩。
穩妥有序推進中小銀行風險處置
針對河南、安徽村鎮銀行事件,綦相回應稱,銀保監會堅持嚴格依法依規,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進行處理。凡依法合規辦理的業務均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
前期,有關單位已經對外公布了5家村鎮銀行賬外業務客戶資金墊付的公告。7月21日上午河南、安徽相繼發布公告,啟動了對10萬元以下客戶本金的第二批墊付工作。“目前,相關工作正在穩步推進過程中。”綦相表示,下一步,銀保監會將和相關部門一道,繼續積極配合地方黨委政府依法依規處置風險。后續的進展情況,有關單位將會及時通報。
中小銀行是我國銀行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總資產96萬億元,占銀行業的29%。其中,“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分別占銀行業的39%和46%,為支持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針對部分中小銀行“被負面傳聞”“被造謠”的情況,綦相表示,銀保監會積極會同相關部門主動回應社會關切,及時傳遞真實信息,消除可能產生的疑慮和誤解,共同維護行業穩定,充分保障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目前,我國中小銀行總體運行平穩、風險可控。”綦相稱,針對個別機構暴露出的風險問題,銀保監會將穩妥有序推進中小銀行風險處置,切實保障人民群眾金融財產安全,做到讓人民滿意、讓社會放心。
上半年,中小銀行累計處置不良貸款5945億元,比上年同期多處置1184億元。推動“一省一策”“一行一策”處置化解中小銀行風險,例如批準了中原銀行吸收合并洛陽銀行、平頂山銀行以及焦作中旅銀行。
將建立影子銀行的風險分類、風險權重、
資本撥備計提等標準
拆解高風險影子銀行一直是銀保監會近年來的工作重點。
劉忠瑞指出,我國高風險影子銀行呈現出與全球其他經濟體不同的特點,主要體現為類信貸。類信貸影子銀行本質上是貸款,但未按貸款監管,且透明度較低、資金池運作是影子銀行最大的風險隱患。
對此,銀保監會積極采取措施,堅決清理借金融創新的名義,實質開展脫實向虛、亂加杠桿、監管套利等亂象,彌補監管制度短板,對違法違規行為嚴肅問責,大力壓降類信貸影子銀行規模。
“經過不懈努力,我國類信貸影子銀行規模較歷史峰值大幅壓降超過25萬億元,野蠻擴張勢頭已經得到遏制。”劉忠瑞介紹,截至6月末,銀行同業理財從高峰時的超過6萬億元壓降到百億元左右,信托貸款較年初減少0.39萬億元,銀行同業特定目的載體投資保持下降趨勢。
劉忠瑞表示,下一步,銀保監會將繼續嚴防類信貸影子銀行反彈回潮,嚴禁多層嵌套投資、資金空轉、脫實向虛、偽金融創新行為等,把所有金融活動納入監管,統一同類機構和產品的監管標準,建立影子銀行的風險分類、風險權重、資本撥備計提等標準。
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
取得五方面成效
銀保監會高度重視新市民的金融服務工作,指導銀行保險機構因地制宜開展產品和服務創新,加強新市民的金融服務。
葉燕斐介紹,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取得五方面成效:
一是創新產品和服務。通過優化調整已有信貸產品、推出專屬信貸產品、持續優化保險服務等方式,擴大支持新市民創業就業的金融服務供給。
二是加強住房金融服務,支持住房租賃市場健康發展,持續加大對保障性住房建設的金融支持力度,積極滿足新市民安居需求。
三是完善健康和養老金融服務。通過完善健康保險服務、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助力優化社保和醫保服務等方式,強化對養老行業的金融支持。
四是積極落實國家關于加強職業教育和助學貸款等相關政策要求,支持新市民職業技能培訓和子女教育。
五是針對新市民特點,積極優化開戶等基礎金融服務,并通過產品和服務創新,助力保障新市民合法權益。
個人養老金制度配套政策
已在征求意見
關于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綦相表示,一方面,銀保監會積極會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研究制定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實施細則和配套制度,力爭推進個人養老金制度早日實施。目前,相關配套政策已經在一定范圍內征求意見,即將出臺,具體時間要視個人養老金制度的整體工作進度來確定。
另一方面,銀保監會著力規范和促進商業養老金融業務發展,穩步推動產品的創新試點。截至6月末,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累計投保件數達19.6萬件,其中新經濟、新業態從業人員和靈活就業人員投保2.96萬件,這一保險投保簡單、交費比較靈活、收益穩健,受到了消費者的關注和歡迎。
上半年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
同比多增2100億元
今年受疫情多點反彈和國際局勢動蕩等超預期因素影響,小微企業的生產經營面臨較大困難,有效信貸需求也有所下降,今年4月全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環比下降了900多億元。
綦相介紹,為此,銀保監會及時召開了大中型銀行小微金融工作例會、全國小微金融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印發42條助企紓困政策通知,督促銀行統籌幫扶市場主體紓困和防范信用風險,穩住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5月、6月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量分別達到3300億元、9300億元,有力扭轉了4月總量下跌的勢頭。
截至6月末,全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55.84萬億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1.77萬億元,同比增速22.6%,較各項貸款增速高出11.69個百分點;有貸款余額客戶數3681萬戶,同比增加710萬戶。
“特別要指出的是,今年上半年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量達到2.69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100億元,反映了今年對小微企業的貸款支持力度比去年有所加大。”綦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