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繪夢師”航空科普,在孩子們的心里撒播“空天夢”的種子;講解食品安全等知識,豐富孩子們的精神世界;深入鄉村振興第一線,了解農村發展現狀,思考未來發展,為實現鄉村振興共同富裕貢獻青春力量……記者近日從多所高校了解到,今年暑期,省會優秀大學生利用假期結合自己的專業優勢投身社會實踐活動,在幫助他人的同時收獲鍛煉成長。
“藍天繪夢師”,在孩子們心中撒播“空天夢”種子
夢想是?,迸發星星之?;夢想是?,點燃希望之燈;夢想是燈,照亮前行之路。暑假期間,來自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的“藍天繪夢師”航空科普社會實踐服務團,前往信陽市固始縣周集小學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播撒空天種子,種植空天未來”。
走進校園,服務團成員們圍繞主題,結合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設計了空天知識大講堂、水火箭定點打靶、空天創意DIY大賽等活動。飛機模型讓所講的科普內容變得更加直觀、簡單,也為課堂增添了幾分趣味性;一起觀看航空航天影片,讓孩子們真切感受飛行的魅力;準備、充氣、發射……航空模型DIY制作,互動拉進了大小學生之間的距離。
“孩子們笑容純真,目光清澈,眼睛里有星星閃爍。”實踐服務團的大學生志愿者介紹,“播撒空天種子,種植空天未來”是他們此次航空科普之旅的主題,也是大家共同的愿望,希望能夠在孩子們的心里種下“空天夢”的種子,帶他們去往更廣闊的世界,更加期待孩子們將來能為祖國的空天事業貢獻力量。
支教有我,寓教于樂情暖鄉村“留守娃”
“或許我們改變不了整個鄉村教育的現狀,希望我們的到來可以成為孩子眼里的光亮。”大學生們用腳步丈量大地,用知識澆灌未來,為鄉村娃帶去知識和快樂。
空氣的力量、豎直面內的圓周運動、用牙膏和面粉制作橡皮泥……在濮陽縣南環小學,鄭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鄭實踐,材子行”理論宣講實踐團給學校師生帶去了一場精彩的科學實踐課。課堂上,同學們被實踐團成員展示的有趣的科學實驗所吸引,大家仔細聽講,認真跟著小老師們的講述動手實踐。通過實驗,同學們了解到原來摸不到、看不見的空氣也有力量,激發了同學們熱愛科學、學好科學的興趣和熱情。
“老師們已經給我們上九天課了,教會我們很多小知識,還給大家開了一個運動會,太高興了。”臺前縣侯廟鎮中心小學學生孟凡帆說。據了解,作為河南農業大學“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之一,該校外國語學院的微光公益協會已與侯廟鎮中心小學對接三年,每年暑假都會有一批大學生志愿者前往開展公益服務活動。今年的社團成員主要包括三個組,分別是支教、調研和文藝,給孩子們開設的課程有食品安全知識,以及校園欺凌、網絡暴力等,希望通過這些課程,豐富當地孩子們的精神世界,陪伴他們度過一個既快樂又充實的假期。
調研產業發展,火紅青春在鄉村振興第一線綻放
把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揮灑在鄉村振興的第一線,大學生們通過暑期社會實踐大課堂接受教育、經受鍛煉、增長才干。
桐柏縣磨溝村是桐柏玉茶葉、朱砂紅桃等農產品產地,也是紅二十五軍轉戰地,由于位處山區,發展緩慢,近年來在各方的幫助下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村,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今年暑假期間,鄭州師范學院“三下鄉”實踐工作隊前后前往這里的茶園、大唐農業專業合作社、映山紅產業種植園進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助力鄉村振興”實踐活動,感受磨溝村的變化,了解農村發展現狀,思考未來發展,為全力支持鄉村振興實現家鄉共同富裕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鄭州大學管理學院研究生在魯山縣開展“調研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走近旅游行業發展,了解鄉村旅游業態、產品開發現狀,調研資源稟賦,發現制約瓶頸,提出有效對策,助力鄉村振興。調研團成員楊雯宇說:“魯山縣產業融合發展助推鄉村旅游品質不斷提升,鄉村振興進程持續加快,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不僅深化了我們對鄉村旅游賦能鄉村振興的理解,引發了對鄉村旅游因地制宜實現與產業融合路徑的思考,也激發了我們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擔當,堅定了我們投身社會主義建設的決心,收獲頗豐。”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張競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