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15分鐘”就業服務圈;開出“就業大篷車”、設立“就業驛站”;打造社區“就業超市”“零工小站”……無論線上還是線下,各式各樣的就業方式助力殘疾群體就業。
8月2日,記者從人社廳獲悉,為做好困難人員就業援助,省人社廳、省民政廳、省殘聯共同印發“關于開展就業援助‘暖心活動’的通知”,本次暖心活動的活動主題是“援助暖民心 就業解民憂”,活動時間為2022年8月至10月。
暖心活動的重點援助對象為登記失業半年以上、大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身有殘疾以及我省《穩就業百日攻堅專項行動方案》中納入就業困難人員動態調整范圍的登記失業人員;脫貧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家庭、零就業家庭以及身有殘疾、較長時間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河南省公益性崗位管理辦法》規定的其他就業困難人員。
我省將開展五項主要活動,為殘疾群體提供就業保障――
健全援助工作臺賬。打通數據壁壘,強化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民政、殘疾人聯合會部門數據互通共享,開展登記失業人員、重點群體與低保家庭、持證殘疾人數據比對,梳理年齡、失業時長等基本信息,建立就業困難人員實名制臺賬。及時將符合條件人員認定為援助對象,并在數據庫中作出專門標識。
收集援助崗位信息。建立健全各地“15分鐘”就業服務圈,打造社區“就業超市”“零工小站”,依托街道、社區等基層服務平臺,收集一批便民商業、物業管理、家政服務、保潔保綠、基層協管等城鄉社區崗位、靈活就業崗位。
制定分類援助計劃。對有就業需求的,明確求職路徑,開展針對性崗位推薦;對有創業需求的,明確創業方向,提供創業服務;高質量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對有培訓需求的,明確培訓目標,提供適合的培訓信息,按規定享受各類培訓補貼;對就業意愿不強的,開展心理疏導,組織職業體驗,幫助提振信心,引導積極就業。
組織系列送崗活動。開展線上線下“點對點”崗位信息推送。篩選適合援助對象的崗位信息,通過短信、微信、APP等方式“點對點”定向推送。搭建招聘流動平臺,開出“就業大篷車”、設立“就業驛站”,送崗位進社區、進家門。開發一批公益性崗位,對通過市場渠道難以就業的實施托底安置,給予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開發一批臨時性城鄉公益性崗位,動態幫扶困難群眾就近就地就業。
強化基本生活保障。開展援助對象與參保人員、低保家庭數據共享比對,為參加失業保險的援助對象按規定兌現失業保險金、失業補助金等失業保險待遇,為基本生活出現暫時性、階段性困難的未參加失業保險、未納入低保的援助對象按規定實施臨時救助。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李娜 實習生 姬瑛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