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李曉霞 通訊員 姜一銳
按照社區優化調整工作安排,鞏義市紫荊路街道學院路社區在此次優化工作中迎來了幾位新同事。為了快速提升社區基層工作能力,適應新形勢下社區建設、發展,夯實基層基礎,近日,該社區以街道辦事處“導師幫帶”活動為契機,在社區通過老帶新“傳、幫、帶”工作方式,讓新同事補短板、強長板,盡快適應社區環境、熟練社區工作,為隊伍建設注入“新活力”。
傳經驗結對子,助力角色轉變
針對“新人”工作經驗不足、群眾工作方法欠缺等問題,學院路社區采取1+1結對子幫帶培養措施,指定幫帶責任人落實落細幫帶責任,各幫帶責任人通過現場調解矛盾糾紛、處理居民事務、辦理窗口業務等具體工作進行手把手教、面對面講,精準幫帶指導,向其傳授工作經驗,堅持讓社區工作人員在學中干、干中學,不斷積累工作經驗、掌握工作方式方法、提升處理實際問題和應對復雜情況的能力,幫助新進社區工作人員轉變工作角色、快速進入工作狀態,成為社區工作的“行家里手”。
帶業務漲知識,提升履職能力
為提升社區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該社區圍繞文件起草、惠民政策、社保就業、安全生產、疫情防控等重點業務方面進行分類培訓,依托社區干部周例會,采取集中學習、專題講座等多種學習方式,通過“理論培訓+業務指導+實踐鍛煉”的模式,幫助其“加油充電”,快速熟悉工作內容,提高業務知識水平,補齊短板、增強優勢。
幫困難建機制,激發干事熱情
針對新進社區工作人員在適應社區工作期間工作、學習、生活中會遇到的困難,各幫帶人通過與新進社區工作者開展談心交流,及時了解其思想動態、工作狀況,幫助解決困難和問題,有效激發社區工作人員干事熱情。
該社區書記范曉輝表示,社區的優化解決了人口多、社情復雜、社區治理難度大問題,強化優質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極大的提升了群眾滿意程度。做基層工作特別是群眾工作,就是要抓基層、打基礎、強根基。在社區建立“傳幫帶”工作機制,是以“老”帶“新”的新嘗試,也是以“新”促“老”的新起點。下一步,學院路社區將以此為契機,提升為民服務素質和能力,激發干事創業斗志與熱情,推動基層治理工作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