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孫慶輝 方寶嶺
在2022中國北斗應用大會即將召開之際,9月14日,“北斗系統建設及其應用”科普講座在鄭州高新區八一中學開講,當天八一中學八(九)班的同學們,迎來了一位重量級的“新老師”,北斗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信息工程大學陳明劍教授,陳教授講授的內容則是中學生們懵懵懂懂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這是由鄭州高新區管委會主辦的“北斗系統建設及其應用”科普講座進校園活動的第一站,隨后專家教授團走進我市的中小學,為學生們送去一場場科普、勵志方面的思想盛宴,解讀世界航天技術的“中國智慧”。
弘揚北斗精神,普及北斗知識。講座中,陳明劍教授授課方式耳目一新,他從海灣戰爭講到臺海局勢,通過分享一個個事件、人物,向師生們講述了衛星定位原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過程以及應用案例。詳細地介紹了北斗衛星的“三步走”的發展策略——從發射兩顆靜止軌道衛星,到使衛星實現區域覆蓋,再到最后的全球覆蓋。不僅讓學生了解了北斗系統的由來、發展、應用及前景,為我國能自主研發出的北斗系統而倍感自豪;同時,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的科學素養,激發了學生的科創意識。
陳明劍勉勵學子們領悟科技文化精髓,弘揚愛國精神,提高綜合素質,勵志成才。陳明劍講到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作為我國重要的戰略基礎設施,為我國國防和經濟發展提供基礎的時空保障,是青少年廣泛接觸、容易理解的高新技術,在中學階段普及北斗衛星導航知識,一方面對推動北斗應用的行業普及,促進中國北斗事業發展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用專業的學習帶動中學生基礎課程的學習,對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提高動手能力,培養創新思維有積極作用。
高新區八一中學校長李松濤認為,這場講座為中學生打開“另一個新世界”,對學生了解北斗科技有重要的啟發,尤其是陳明劍教授對北斗在國家安全領域的講解讓我們感受到本次講座不僅是專業知識的講座,更是一場愛國主義教育。
通過科普講座,同學們近距離感受到了祖國的強大科技,對祖國和民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同學們紛紛表示,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一定要刻苦付出、勤學奮進、甘于奉獻,早日成長為對祖國、對人民、對社會有用的人才,為祖國科技的發展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為實現偉大中國夢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