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管網咋改造,還是直接路面挖開換管子?這種場景以后越來越罕見了。10月28日,記者從鄭州熱力集團獲悉,群辦路、花園路、經三路三個老舊供熱管網路段實施管道內襯非開挖修復技術,有效消除老舊管網安全隱患的同時,也減少破路施工對市民出行的影響。
今年是鄭州老舊供熱管網改造的攻堅之年,為保證今冬供熱管網安全平穩運行,鄭州熱力集團針對腐蝕嚴重的老舊管網,在人員密集、車流量大、開挖難度大、施工難度大的路段創新使用、廣泛應用管道內襯非開挖修復技術,有效消除老舊管網安全隱患、延長管網使用壽命。
據了解,管道內襯非開挖修復技術是在原金屬管道或水泥管道內襯入一條具有自承壓的高壓連續復合軟管,形成“管中管”復合結構。
該技術工程量少、施工周期短,可有效減少對周邊環境和交通的影響,相比傳統溝槽開挖換管更加節約成本。
今年以來,鄭州熱力集團先后在群辦路、經三路、花園路三個路段實施了管道內襯非開挖修復技術,根據每個項目自身環境特點采取“一項一策”的施工方案。群辦路DN450管網,全長346米,在中秋假期間路上行人較少時,組織人員晝夜施工、輪番作業,假期結束前完成施工、還路于民;經三路DN400管網,全長234米,該路段車流量較大,為不影響市民白天通行,采取晚上施工、白天鋪設鋼板的作業方式,僅用4個晚上就完成該段內襯修復作業;花園路管網路段因附近涉及軍用光纜,一邊與國防單位做好緊密溝通,一邊在施工的同時做好對軍用光纜的保護,最終順利如期完工。
隨著群辦路、經三路、花園路等路段老舊管網改造的順利完工,為今后的鄭州熱力老舊管網非開挖修復技術的廣泛應用奠定基礎。目前,鄭州熱力集團北區、西區供熱分公司轄區內用戶一次支線管網正在對該技術進行推廣使用。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張華 通訊員 武亞杰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