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張朝暉 文/圖
晚秋時節,黃河南岸,西風獵獵,落葉紛紛。然而在中牟縣狼城崗鎮北韋灘村民胡永祥家的百畝大田里,即將進入收割期的草金紫葉肥莖壯,猶如豐草長林,舉目遼遠廣闊,風過草田,嘩嘩作響,此起彼伏,宛若紫色紗帳,恰似紫色森林,居高臨下,俯瞰草田,波瀾如海,洶涌澎湃,場面壯觀,氣勢恢宏,人入其里,時隱時現。“這種草叫草金紫,是俺家今年新引進的種植項目。”胡永祥大聲向記者介紹說。
陪同記者采訪的北韋灘村支部書記張玉海介紹說,草金紫含有蛋白質、花青素、纖維素、茶多酚、前列腺素多種成分,因為它的葉、脈、莖都是紫色,所以稱為“草金紫”。草金紫抗逆性強,適應性廣,且具備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不單以草代糧、以草代木,還能以草代料,所以被稱為“中國金草”“草中之王”。“為了發展集體經濟,北韋灘村黨支部從2021年開始,先后到貴州、湖北、周口、許昌等地考察草金紫種植項目,目前已與河南祖正公司簽訂了種植購銷合同。”
胡永祥告訴記者,這百畝草金紫于今年7月28日開始栽苗,雇了本村20多個鄉親,栽一畝草金紫日結150塊錢,大約用了7天時間,總投資50多萬元。“草金紫屬于多年生植物牧草,適應性強,成活率高,栽苗時底肥一次性上足,但上肥絕對是上有機肥,一畝地也就1000斤左右。”胡永祥說,“草金紫可以造酒、做茶、造紙、作養殖飼料和食用菌原材料。我現在一次投資,收益十年。”
國家農業部《“十四五”全國飼草產業發展規劃》指出:要加快建設現代飼草產業,促進草食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張玉海說,草金紫是北韋灘村科技興農的科技草,也是助力北韋灘村鄉村振興奔小康的幸福草。
“鄉村振興,首先要發展鄉村經濟,發展經濟核心是得有產業,關鍵是得有項目。農業農業,有農無業,想富都富不起來。我們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就得把二十大精神融會貫通到發展壯大鄉村經濟這上邊來。”張玉海總結說,北韋灘村引導引領鄉親們大面積種植各種蔬菜,大膽引進新品種種植草金紫,讓鄉親們自主創業、足不出村在家門口依靠產業致富。“我們現在是先通過試驗田、示范項目,隨后開始規模化推廣、產業鏈發展路徑,大力培育能盡快讓鄉親們致富的經濟項目和主導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