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是否能聽清楚? ”“法官,清楚。”“被告,是否聽得清楚?”“清楚。”“好,現在開庭!”……受疫情影響,鄭州市惠濟區人民法院的線下訴訟服務按下“暫停鍵”,為實現司法為民“不掉線”,11月1日,身處鄭州的惠濟區法院法官運用“云庭”平臺,與分處成都、深圳兩地的原、被告代理人聚于“云端”,“一攬子”開庭審理兩起票據追索權糾紛。
2021年1月21日,某建筑公司因向某置業公司銷售設備,取得一張面額為30萬元的電子商業匯票,出票人和承兌人均為某置業公司,記載為“可轉讓,本匯票已經承兌,到期無條件付款”,收款人為某建筑公司,匯票到期日為2022年1月20日。2021年2月,某建筑公司將匯票背書轉讓給某科技公司,該公司已依法對上述匯票提示承兌。然而該匯票到期后,某置業公司卻以種種理由拒絕支付。雙方多次協商未果,某科技公司遂訴至法院。
在審理過程中,臨近開庭前,承辦法官張林利得知原告訴訟代理人身處成都,而被告則在深圳,恰逢疫情來臨,鄭州線下訴訟服務場所暫時關閉,于是在征得原、被告雙方同意的前提下,決定將案件庭審從“線下”搬到“線上”,采取網絡開庭的方式進行。
開庭前,承辦法官及書記員認真整理并錄入案件信息,耐心向當事人及代理人講解“云庭”操作流程,告知當事人線上開庭注意相關事項,確保了庭審的順利進行。
11月1日上午九點,庭審準時開始。在近兩個小時的庭審中,張法官認真聽取案件雙方意見,全面歸納矛盾焦點,引導當事人順利完成舉證、質證、答辯等環節,并進行同步錄音錄像。書記員通過“云庭”系統向原被告發送筆錄核對確認,核對筆錄內容無誤后,雙方簽字確認。整個庭審過程有條不紊,既保障了民營企業合法權益,又減輕了當事人訴累,減少了人員聚集帶來的風險。
下一步,惠濟法院將在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的同時,充分利用互聯網便捷高效的優勢,通過電話、微信、云庭等平臺積極開展線上立案、調解、開庭,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審判執行工作的影響,做到防疫、辦案兩不誤。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魯燕 通訊員 魯維佳 王真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