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來社區下沉的第10天,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24小時值守,當好樓院值守員,與居民們在一起,與社區工作者們在一起。
其實下沉的“六員”職責任務我們樣樣都會,缺少人手就得上,包括核酸檢測服務員、保潔消殺員,不談條件,讓去哪里,讓干什么都行,總覺得還能有比現在更艱苦更危險的嗎?
鄭州的天氣這幾日斷崖式降溫,隨便的一口哈氣就成了一團白霧。腳上已經套上了兩層棉襪子,穿上棉大衣后,整個人也臃腫了許多,戴著面罩和口罩,整個眼睛看見的都是白花花的一片,特別是進出帳篷時什么也看不清。
最寶貴的莫過于吃過午飯后能小瞇一會兒,記者和同事兩人輪流休息,一人在外值守,一人在帳內和衣臥會,或在椅子上靠著打個盹兒,這樣從下午到晚上就會有點精神。
可是囫圇覺也常常被打斷,有時樓上傳來鄰居的聲音,家里沒菜了,缺醫少藥了,或者社區電話聯系不上了等,我們就需要趕緊去當好協調聯絡員、物資保供員。
時不時還跟居民們隔空對對話,他們在窗戶邊,我們在樓下,當當宣傳勸導員,大家伙兒都再忍耐忍耐。
于是午后的一個囫圇覺,也就成了我們的奢侈品。
對了,我們還養成了夜里睡覺不翻身的習慣。
夜深回帳中休息時,那簡易的板床一翻身便咯吱咯吱響。由于帳篷就在鄰居家窗戶邊上,聽見聲響后,鄰居家的小狗就會第一時間向我們示威,一兩聲狗叫便直接影響到居民們的休息,時間久了,不自覺地養成了和衣而臥不翻身的習慣。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孟子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