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社區、大社會,小網格、大擔當。這張“網”不打魚,裝的都是老百姓柴米油鹽的碎事。二七區淮河路街道淮北街社區有36個樓院,共有4個網格,我是田曉璐,是淮北街社區第一網格的網格長,管轄著913戶1880位居民。雖然網格員的工作繁雜,我卻樂在其中。
失獨家庭的“貼心女兒”
網格管理員,一個平凡得不能在平凡的崗位,卻關系著轄區居民的幸福生活。李鳳蘭、張軍華是我們轄區的失獨老人,剛開始老兩口面對不了失去孩子的悲傷,我每次去她家里想要做些什么的時候,他們總是把我拒之門外,說“姑娘,我們很好,不需要幫忙,你走吧。”
在網格巡查,看到樓院里其他老人在院里下棋,拉家常的時候,我告訴自己,不能讓老兩口這樣度過這么悲傷的時間。于是我就多次上門,還有幾次帶上我們學過心里輔導的社工,給老人講一些小區內發生的事情,講自己身邊的人和事,問一問老人需要什么,叮嚀老人注意身體,保持良好樂觀的心態。就這樣日子長了,兩位老人把我當成了她的貼心女兒,有什么困難能相信我,讓我去幫他們解決,我也帶著他們參加了社區的老年人活動,與其他的老年人融入了一起,幫助老兩口從喪子之痛中走了出來。
空巢老人的“守護人”
我們這老年人居多,社區就成了空巢老人生活上的依靠,平時子女不在身邊,我就成了他們平時的“跑腿人”。民安路65號院空巢老人宋秀元,今年82歲,老人身體不舒服,給我打電話,我就會立即帶領我們社區服務中心的醫護人員上門為她診斷。 疫情期間,我擔心老人被感染后無人照顧,我便每天前去給她送上熱乎的飯菜,拿上緊缺的藥物。
居民隱患排查的“千里眼”
進入片區巡查是網格員們每天必做的基本功課,我在家屬樓巡查中發現汝河路41號院4號樓自來水管道漏水,詢問情況并檢查問題根源后,便立即聯系自來水公司。經過自來水公司和我們社區排查,發現是小區自來水管道破裂。
雖然說水管破裂是一件小事,但是在網格員的心中,“群眾的事無小事〞,我每天和其他網格長一樣,從細微之處著手,貼心的為居民服務,贏得了居民的信任與支持。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