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景靜 通訊員 王鑫
“劉阿姨,今天您和伯伯的體溫正常嗎?有沒有哪里不舒服?缺不缺物資?需要我幫您買點啥或是清運垃圾嗎?”這是汝河路41號院6號樓1單元防控專班組長、鄭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蘇娟每天下午必打的一個電話,電話的那端是一對八十多歲的夫妻,他們因為與確診病例同單元而被封控。雖然不能出門,但劉阿姨說她的心里是暖的,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懷,樓下帳篷里工作人員對他們有求必應,真正做到了足不出戶、上門服務。
本次疫情對有確診病例的高風險單元實行封控管理, 采取24小時值班制的精準防控,由縣處級領導干部包保責任制,鄭州市民宗局副處級干部蘇娟是11月19日從馬寨撤崗,直接奔赴二七區淮河路街道淮北街社區興華南街23號院封控單元擔任防控專班組長。
從23號院到汝河路41號院,她吃住在帳篷,嚴格落實“六有六清”,及時掌握封控人員的情況、確診病例情況、密接人數,特別是老、弱、病、殘、孕特殊群體,以及有怨氣、委屈的居民,她都給予了最大的耐心和幫助,蘇娟說:“他們有情緒,我們要充分理解,給予回應,關懷他們的物資保供,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健康宣教,讓他們能平復心情,等待解封,就是我們的工作。”
凡是和蘇娟打過交道的社區工作人員和居民,都認為她是一名認真負責的下沉干部,殊不知她因肩背處皮脂腺囊腫剛做了引流清創手術,按照醫囑,需每兩天到醫院換藥。因為下沉責任包保制24小時守在“疫”線,換藥不及時導致傷口反復發炎難以愈合,有次社區工作人員看到她痛的汗珠滾落,詢問才得知了實情,特意為她申請了每兩天到醫院做術后傷口清創換藥。
提起蘇娟,社區負責人感動地說:“她帶病堅守一線,沖鋒在前,用愛心和奉獻守護著群眾的健康和安全,同時鼓舞著樓院居民和全體社區工作人員的斗志,作為基層人員,我們應該向蘇娟學習,站好自己的崗位,守好每一道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