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景靜
11月27日早晨7點,天氣陰沉,寒風夾雜著落葉,讓人不由自主地縮起了脖子。在二七區京廣路街道連云社區正商禧園3號院7號樓三單元前的帳篷里,已經連續值守5天的李杰滿臉疲憊,紅腫的眼睛布滿血絲,她打開手機首先查看群里有沒有群眾發送求助消息,接著又和社區、物業工作人員對接一天的工作安排。完畢后,拿起床頭的水壺往盆到了點水,簡單的洗漱后,就去樓院開始巡查。
一張行軍床、一床薄被褥、一張桌子、一個凳子……這個僅有四五平方米的簡易帳篷,就是李杰這5天來值守生活的地方。李杰是鄭州市委機要保密局副局長,面對復雜的疫情形勢,她積極響應上級安排部署,于11月23日下沉到連云社區正商禧園3號院,將帳篷扎在高風險單元的門口,24小時值守在崗,確保能夠在第一時間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
連云社區正商禧園3號院共6棟樓13個單元,1326戶居民,李杰負責的是高風險單位7號樓三單元。“戰場”變了,初心和使命卻未變。她不僅將風險樓棟內的戶數人數、密接人數、老弱病殘孕人數、確診病例人數、居家隔離人數等銘記于心,而且還主動加入到樓棟居民微信群中,并主動亮明身份,向大家承諾“有事您找我,我隨時都在”。
“我的藥已經吃完了,可以幫我送藥嗎?”封控單元的一戶老人因患有高血壓,日常需要吃的藥已經見底,于是向工作人員進行求助,希望可以幫忙購買日常用藥,李杰接到求助后立即聯系社區安排人員進行采購和消毒配送,解決了老人的燃眉之急。“家里孩子身體不舒服可以去看病嗎?”封控單元的一戶居民在群里發出來求助的信息,當李杰了解到是因為腎結石讓18歲少年疼痛難耐時,她第一時間跟社區、醫院對接,幫助少年及時就醫解除了疾病的困擾……
在李杰每天的工作中,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她說自己24小時值守在高風險單元口,就是為了能在第一時間著手解決居家隔離居民的難題。而且封控期間居民的心里都會有恐慌情緒,但是只要看到這個帳篷,看到帳篷的燈亮著,就能夠讓大家安心。
為了不錯過群眾的求助信息,李杰把手機提示音調到最大。每每有居家隔離居民出現異常情緒,她都會第一時間進行勸導開解,告訴他們不要有心理壓力,正確認識疫情,保持良好心態。社區人手緊張,她一邊“線上陪聊”,一邊“線下跑腿”,維持檢測秩序、清理垃圾、配送物資等,李杰都參與其中。
雨水、寒冷、日夜不停的值守,每一重都是嚴峻的考驗。除此之外,去衛生間也是一個大難題,她每次都要跑去幾百米外的物業辦公室,為此,她盡量少喝水,再加上休息不好,李杰嘴里長了口瘡,疼得一度說不出話。
11月27日下午,李杰值守的這個高風險單元解封了,她又把帳篷挪到了剛剛劃為高風險單元的3號樓,再一次開始了為期5天的值守。她說:“這幾天的值守工作雖然很辛苦,但是很值得,我看到了居民、社區、物業、志愿者等等大家一起齊心協力共同抗擊疫情的決心和信心,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夠戰勝疫情,迎來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