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劉怡辰 通訊員 王敬一 楊振業
堅守雨風常忘我,并肩作戰護民安。從天不亮忙碌到深夜凌晨,沒有蠟燭和蛋糕,沒有家人的陪伴,有的只是嘶啞的聲音、疲憊的身軀和戰友的并肩作戰……這是惠濟區花園口鎮京水村防疫一線基層黨員干部王進平凡的一天,也是他特別的一天。在這天他迎來了自己難忘的40歲生日。
風險單元劃定后,他連夜對風險單元、風險單元所在小區的情況進行摸底,做到陽性人員、密接人員、居家隔離人員、賦碼管理情況,老弱病殘孕情況了然于胸,安排專人進行24小時固定頻次巡邏、消毒消殺,按照“六有、六清、四有、兩有”落實各項防疫措施。忙碌的他完全忘記當天是自己的生日,同事慶賀他的生日,他笑著說,“我的愿望是早日戰勝疫情,百姓群眾都能走出家門,恢復正常生活!”簡單質樸的生日愿望,傳遞出的是一名共產黨員的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
他知道這個時候,是風險區群眾最需要黨員干部的時刻,對每戶群眾進行耐心解釋,隔窗喊話是常態,消殺、清垃圾、送菜更頻繁……用更加暖心的服務消除群眾居家隔離的不便。“您好,這是您訂購的菜和生活用品,給你放在門口了。”疫情期間,出現在京水村村民微信群中最多的問題就是村民如何買菜買藥。為保障風險單元居民的正常生活,他以村民需求為導向,主動掌握物資保供情況,配合保供專班建立居民生活物資購買線上通道。同時他帶領保供專班成員化身“擺渡人”,把物資挨家挨戶送到群眾家門口,解決群眾后顧之憂。為及時回應居民訴求,他把“家”搬到風險單元樓下,24小時晝夜值守。凌晨室外氣溫低,他哈著熱氣仍精神抖擻,群眾有問題第一時間響應,群眾有需求第一時間解決。“疫情期間有我們在,請群眾放寬心。”擲地有聲的承諾,在冬日里溫暖著轄區群眾百姓的心房。
這個愿望不僅是王進自己的,更是全體村組干部的。“感謝核酸小隊給我們做核酸,每天從早到晚都能看見他們,真是辛苦了。”每天清晨,一位司機、一位掃碼志愿者、一位“大白”組成的“特殊隊伍”總會準時出現在京水村的大街小巷,他們就是京水村流動核酸采樣隊。“只要大家擰成一股繩、合成一股力,就能筑牢疫情防控的‘流動長城’,守護住全村人的健康安全。”為降低人員跨院落流動帶來的交叉感染風險,他主動請纓,帶領村宣傳員蘭麗娟、鎮醫護人員王建萍成立流動核酸采樣隊,承擔起暢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重任,把核酸采樣暖心服務送到群眾身邊。
初心不與年俱老,奮斗永似少年時。接下來,在惠濟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花園口鎮全體黨員干部將繼續走在前、作表率,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行動中踐行初心、擔當使命,把一面面黨旗插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線,當好群眾的主心骨、貼心人,為疫情防控注入強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