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王翠 魯慧 通訊員 趙婕 李肖佳 文/圖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鳳凰臺街道堅持黨建引領,持續深入踐行“三起來”活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構筑疫情防控“硬防線”,全力守好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
嚴密防控,筑牢疫情防控“防火墻”。轄區黨員干部奮勇當先,沖鋒在前,將黨旗插在抗疫一線。轄區內11個社區(村)共成立47個樓院黨支部,在各樓院張貼“六大員”黨員崗位編組情況表,公示樓院黨支部成員名單、聯系方式,細化責任,明確到人。黨員干部爭當樓院值守員,保障進出掃碼;爭當核酸檢測服務員,身穿紅馬甲,戴黨徽,保障核酸檢測秩序;爭當宣傳勸導員,用大喇叭、張貼海報等方式宣傳疫情防控相關知識……積極發布志愿者招募令,廣泛動員群眾,凝聚起群防群治強大合力。同時,持續加強樓院、道路防疫消殺,嚴格落實醫廢垃圾“三消殺”處置流程,保障轄區環境衛生,筑牢疫情防控的防火墻。
科學防控,織密疫情防控“防護網”。精準劃分疫情風險區,將風險區壓縮至最小單元,減少對轄區居民正常生活、工作的影響。規范核酸檢測、集中隔離、居家隔離和健康監測,精準判定風險人員,科學合理做好防控工作,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依托網格化“三色管理”模式,在社區創新探索“多色管理”模式。結合網格化管理六要素,以“綠、藍、黃、紅”標注常住戶、租住戶、低保戶、居家隔離戶;對樓院高齡老人、殘疾人、黨員、優撫對象等特殊群體進行標簽標注,達到動態管理、精準識別,社區“六保”隊伍為居民提供相應保障、服務。
人性防控,架起疫情防控“連心橋”。對轄區內風險單元和風險小區,嚴密防控的同時也堅持落實各項民生保障工作。各社區組織民生保障隊,按照“線上下單,線下配送”等形式,通過多元途徑做好居民生活基本物資的采購工作。針對失能、殘障等特殊人群,醫護人員和網格人員齊上陣,安全有序開展“流動采樣服務”。針對轄區內有特殊病、孕產婦等重點人群,堅持貫徹“電話詢問+敲門行動”,積極暢通綠色通道。社區(村)干部、網格長積極加入志愿者聯系微信群以及各小區居民樓院群,實現服務零距離,溝通無時差,架起疫情防控“連心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