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王賽華 經開時報 李洪永 文/圖
疫情面前黨員當先,在疫情防控工作的關鍵時期,有無數平凡卻可愛的人感動著我們,他們沖鋒在前,用實際行動筑起一道安全防線,守護著萬家燈火的平安,經開區京航辦事處黨政辦主任萬德杰便是其中一名代表。
讓黨旗飄起來
10月7日,京航辦事處在全民核酸檢測核查中發現異常,轄區一名群眾核酸檢測結果顯示為陽性,辦事處立即對蔣沖村進行臨時性管控,所有人員只進不出,并對蔣沖村村民進行全員核酸檢測和抗原檢測。
與此同時,辦事處第一時間成立了蔣沖村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辦公地點就在蔣沖村村口,由板房搭建而成。在萬德杰的提議下,房頂上豎起了黨旗,遠遠就能望見,讓人既振奮又溫暖。
群眾生活如何保障?垃圾清運及消殺該如何進行?流調轉運及應急處置又該如何開展?由此產生的一系列問題,成為擺在辦事處面前的一道道難題。萬德杰臨危受命,在辦事處黨工委的指導下,連夜起草蔣沖村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把“一團亂麻”的事務梳理得“井井有條”。臨時黨支部當前的工作重心和流程,都變得有章可循,每一個人都明確了職責和任務,工作起來既明確又有效率。大家忙而不亂,疫情防控工作得到了扎實推進。
后來轄區內瑞繡小區南院、瑞繡小區北院、瑞春小區、大孫莊、吳莊、石王相繼發生疫情,萬德杰都能夠在第一時間內完善出臺防控方案并印制防控指南手冊,用來指導疫情防控,確保疫情防控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在萬德杰的提議和組織下,臨時黨支部號召轄區內黨員干部及積極分子、志愿者“動起來”,大家紛紛響應,“積少成多”,最終有上百人“聚集”在臨時黨支部的旗幟下,聽黨指揮,積極配合,為疫情防控做出了積極貢獻。
化身任勞任怨的“老黃牛”
“吃飯是頭等大事”“決不能讓群眾餓肚子”,在萬德杰的統籌協調下保供單位“裸價”配送,工作人員分包到片、分包到戶,萬德杰和工作人員隨時待命,居民如有需要,他們便會第一時間提供幫助,把物資送到居民家中。
此外,萬德杰還承擔著為一線抗疫工作人員的保障工作,確保防疫物資、就餐保障到位、生活物資到位。
萬德杰被同事們戲稱為“老黃牛”,他帶領著后勤保障部門的三位同事,化身“理貨員”“送餐員”,在辦事處防疫物資倉庫點貨出庫、上貨裝車、送貨上門,每天按時按點保障600余人的早中晚餐。每次給一線人員送餐,他們都要逐個卡點跑一圈。盡管辛苦,但是他們從沒說過一句抱怨的話。
每一個防外溢風險區的劃定,都是一場忙碌的攻堅戰。萬德杰都第一時間調配臨時板房,為志愿者安排住宿,提供床被、洗漱等日常用品,同時還要配備礦泉水、方便面、火腿腸、面包等簡餐,確保一線人員“要啥有啥”。
在抗疫一線,萬德杰作為基層戰線的一名黨員,始終沖鋒在前,毫不畏懼,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用實際行動展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擔當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