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李曉霞 通訊員 逯孟鼎
南官莊村位于鞏義市北山口鎮,共有10個村民小組,人口3600余人,黨總支下設3個黨支部,10個黨小組,在冊黨員112人(預備黨員1人)。南官莊村自2015年開始整體拆遷,并于2021年12月整體搬入安置小區。
今年以來,南官莊村堅持黨建引領,全體黨員干部在各自崗位上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團結一心、苦干實干,推動“五星”支部創建工作在南官莊村落地生根,有力推動鄉村振興。
當好主心骨,建設過硬支部。加強黨組織建設,圍繞“五星”支部創建的各項工作,該村黨總支書記堅持以身作則,以上率下,帶領"兩委"成員克服壓力,全程參與確保回遷工作順利進行;加強黨員隊伍建設,著力打造優秀農村青年入黨積極分子隊伍后備庫,從返鄉大學生、復員退伍軍人、致富能手中擇優培養,今年以來共發展一名入黨積極分子、一名發展對象,為黨組織注入新鮮“血液”;健全網格服務體系,搭建“社區黨總支—樓棟黨支部—黨員樓棟長”三級工作聯動體系,架起服務群眾的“四梁八柱”;持續深化黨員聯系戶制度,聯戶黨員分包10戶群眾,并進行掛牌,開展常態化風險排查,網格長(員)、聯戶黨員發現問題及時上報,截至目前,及時解決了203件群眾在生產、生活方面遇到的實際困難。
凝聚向心力,壯大集體經濟。利用安置小區商業街50余個商業店鋪,通過化整為零進行外包,由村委統一進行管理,每年可增收230萬元,確保村集體經濟持續有序發展;堅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利益聯結機制,推動發展成果由全體居民共享,村黨總支走訪座談了解群眾所急所盼,通過“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對吃水井加深至500米,徹底解決本村小區群眾吃水問題;充分利用村委門前空地,硬化土地搭建簡易門店12間,創造集體經濟6萬余元并帶動全村20余人就近就業;持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全新建設2700多平米的黨群服務中心,內設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便民服務中心、黨員活動室、退役軍人服務站等功能室,小區周邊配套有幼兒園、中小學校、警務室、醫療衛生室、超市、車站等,推動教育、醫療、便民等各類資源全覆蓋,為群眾打造“15分鐘”便民服務圈。
畫好同心圓,推進平安法治。建立完善調解機制,常態化開展“六防六促”工作,每周由村民調員帶隊入戶進行矛盾糾紛排查,及時化解家庭矛盾糾紛,隨時調處,就地解決,確保矛盾不激化,不擴大,今年以來共化解矛盾糾紛16起;廣泛開展教育引導,利用電子大屏幕、小喇叭、宣傳條幅進行宣傳,累計下載反電信詐騙軟件1600余人,發放宣傳頁3600余張、宣傳冊800余本,邀請法律顧問開展法律明白人法治講座20余場,收益群眾及干部600余人;不斷提高應急能力,成立應急處置小分隊、突發事件領導小組、信訪穩控專班小組,配備5臺應急車輛,儲備鐵鍬20把、防汛沙袋2000條、滅火器100余個、滅火拖把50把,全年組織開展自然災害、安全生產等重大事件應急演練6場。
架起連心橋,提升人居環境。村民搬入安置小區后,村“兩委”積極引導群眾轉變觀念,改變生活習慣,累計組織14場宣講活動,受益群眾1100多人次,鼓勵激發群眾參與環境整治的內在動力;動員群眾改善生活環境,常態化組織黨員群眾對樓院以及小區周邊進行垃圾清理,累計清理房前屋后的垃圾、電梯小廣告200余處,增加創文宣傳欄30余塊;在小區新建造花池6個,種植月季1000多棵、冬青1000多棵,新修便民樓梯4個,使小區更加美觀整潔,方便群眾出行;用心完善社區基礎設施,對村機井進行升級改造,滿足群眾用水需求;在小區新建大門并增設門崗,投資21萬元為小區安裝監控,實現24小時安全全覆蓋;新建四組充電樁,新增分類垃圾桶100個,制定小區裝修制度,要求人車分離,建材車輛統一走地下車庫,最大程度維護小區干凈整潔的環境。
奏響暖心曲,弘揚文明鄉風。大力培樹優良民風,針對現有村情,對村規民約進行重新修訂,積極開展評優評先工作,選樹好婆婆、好媳婦、好妯娌10名,為村民樹立典型榜樣;定時在小區周邊發布疫情防控宣傳頁,提醒村民和附近商戶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提供暖心便民服務,開展電商職業培訓2場,促進村民就業,在小區內新設文化廣場,安置健身器材,建立老年活動中心,豐富村民業余生活;依托新建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圍繞理論宣講、文化活動、公益電影等類別每月組織各類活動6次以上,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設活動室供村內戲曲愛好者排練演出,積極組織群眾參加2022年鄭州市千村百鎮系列體育活動,并在鞏義賽區民俗項目“廣場舞”比賽中獲得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