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今日,我們迎來
二十四節氣中第二十二個節氣
——冬至
在北風呼嘯、白雪皚皚中
萬物期待著新一輪生命的循環
自冬至開始
我們正式進入“數九”天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開,八九雁來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各地有不同版本的“九九歌”
但都生動形象地記錄著
冬至到來年春分的物候變化
“冬至一陽生,來復之時”
冬至三候您知道是什么嗎?
初候,蚯蚓結
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
此時陽氣雖已生長
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
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
二候,麋角解
麋與鹿同科
卻陰陽不同
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后生
所以為陰
而冬至一陽生
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動
由于陽氣初生
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并且溫熱
舌尖上的冬至
冬至開始,進入“數九寒天”,一年中最冷的“數九”寒冬開始啦!中國幅員遼闊,冬至這一天,南方、北方的都有不同的“應景”美食:
①北方:餃子、宰羊 ;
②南方:湯圓,團團圓圓;
③江南:赤豆糯米飯;
④江蘇:米酒與桂花釀制而成的冬釀酒;
⑤廣東:以魚肉臘味蜆菜合煮,眾人環鍋而食,稱“圍爐”;
⑥福建:搓丸,象征興旺吉祥;
⑦臺灣:九層糕,用糯米粉捏成動物形狀…
冬至如大年 人間小團圓
據《嘉興府志》記載
“冬至祀先,冠蓋相賀,如元旦儀”
在古代民間
有“冬至大如年”之說
古人把冬至當作一個較大的節日
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
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
人們認為餃子有“消寒”之意
每年冬至日都有吃餃子的習俗
在江南地區
人們習慣吃湯圓
“圓”意味著“團圓”“圓滿”
在冬至吃湯圓又被稱為“冬至圓”
而在南方一些地區
尤其是兩廣地區
冬至日則要吃曬制好的燒臘
寓意加菜添歲
冬至日的白晝雖短
但溫度并不是最低
因地表尚有積熱
冬至之前不會很冷
真正寒冬是在冬至之后
“一歲之氣,始于冬至”
冬至正是調養身體的好時節
保持充足睡眠、適度運動
注意通風換氣、保持心情愉悅等方法
都是冬至日養生的小技巧
冬至,春之先聲也
寒冬雖然漸行漸近
但在呼嘯寒風中
依稀可以聽見
春天的腳步隱隱傳來
在這個歲末年初
讓我們整理好心緒
盤點收獲,再接再厲
讓所有的心愿
都能在未來一一實現
海報設計 李丹
攝影 馬健 李新華 尹金凱
文案 朱琳 綜合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