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日報》版面截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在新時代新征程中扛起新使命、展現新作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以“當好國家隊、提升國際化、引領現代化河南建設”為總目標,全面開展“三標”活動、深入推進“十大戰略”行動,加快“四高地、一樞紐、一重地、一中心”和鄭州都市圈建設,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連日來,參加市兩會的代表委員們紛紛表示,報告總結成績鼓舞人心,必須堅定發展信心,增強發展動力,在加快建設創新高地、先進制造業高地、開放高地、人才高地“四個高地”中挑重擔顯擔當,不斷開創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創新引領 打造未來發展新優勢
“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是黨的二十大提出的保障國家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舉措。
市人大代表孫建功表示,作為全省、全市科技創新主引擎、中原科技城建設的主要承載地,鄭東新區將聚焦創新驅動,抓好中原科技城建設這個龍頭,深入推進中原科技城與省科學院融合發展,加快構建“研發在鄭州、孵化在周邊、轉化在全省”科技研發及成果轉化格局;推動嵩山實驗室、黃河實驗室和哈工大鄭州研究院等高能級研發機構創造更多關鍵性重大科技成果,謀劃建設5家以上一流大學(科研機構)鄭州研究院;大力培育科創產業集群,重點推進超聚變、河南元宇宙產業園等10個重大科技項目建設。
“鄭州作為省會城市,在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打造一流創新生態,建設國家創新高地的工作中,應積極發揮帶頭引領作用。”市政協委員劉勇志建議,利用鄭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等多重國家戰略疊加賦能,充分發揮各方面的優勢,積極推進區域發展體制機制創新,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態,優化開發區域發展。
群眾對健康問題越來越重視。市人大代表馬超建議,整合現有公共衛生資源,發揮綜合醫院的診療優勢,打造立足鄭州、服務全省的公共衛生臨床救治中心。加大對鄭州市公共衛生臨床救治中心政策、資金和技術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優化設備配置、強化學科建設、保障人才培養引進、加強感染性疾病科內涵建設、完善疫情防控救治體系、提升應急能力等方面提供全面保障。
穩中求進 壯大先進制造業筑牢實體根基
黨的二十大明確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建設制造強國”。
“聚焦‘四個高地’,中原區將以科技服務業為主攻方向,以都市型工業為支撐,著力構建‘一區多園’空間布局。”市人大代表李曉雷表示,中原區將堅持老城區改造“騰籠換鳥”,讓產業由“重”變“輕”。實施以節能環保、工業設計、數字經濟、檢驗檢測為主導的科技服務業發展路徑,打造科技創新的橋頭堡。加大“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力度,探索創新成果多元轉化。精準招商引資,爭取用3到5年的時間培育一批支撐型企業。
“對標鄭州加快建設‘四高地’,作為傳統工業重鎮、全國百強縣的新密有責任、有能力,也是必須搶抓的窗口、機遇。”市人大代表陳春梅表示,新密市將堅持“穩”工業穩經濟大盤,全年推進40個技術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項目,推動制造業向產業鏈、價值鏈的中高端邁進。針對新興產業,強力推進中南高科環保裝備制造基地、創維無線電子信息產業園等總投資140億元的13個重點項目落地,以總投資5.5億元的河南逸祥科技年產1208億片衛生材料擴建項目為龍頭,預計今年產值達到20億元、2025年突破60億元,帶動新密新型衛材產業攀上發展新高峰。
搶抓“四個高地”發展機遇,市人大代表辛紹河表示,登封將著力實現穩中求進新成效,開展項目建設、招商引資“大會戰”專項行動;著力重塑產業發展新優勢,加快培育百億級新材料產業集群、裝備制造產業集群、裝配式建筑等新型建材產業集群;著力釋放文旅融合新動能,以環嵩山文化帶建設為統攬,積極推進少林功夫申遺,大力培育新型旅游業態,加快打造天地之中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少林功夫國際旅游目的地城市;著力構建綠色發展新格局,把綠水青山做成登封的最大財富、最大優勢、最大品牌。
進口帶動 高水平對外開放釋放最大活力
開放度是城市競爭力核心,政府工作報告從提升制度型開放水平、完善提升開放體系、擴大開放合作空間等方面,為鄭州對外開放工作明確了目標、提供了遵循。
跨境電商一直處于對外開放前沿。“鄭州作為跨境電商海關監管模式的發起地,自2014年至今已走過8年時間。”市人大代表羅冰認為,鄭州要想在跨境電商產業2.0中形成產業的持續收益,需要推動鄭州跨境電商進口升級。建議以跨境進口帶動,打造進口美妝消費新場景;以進口物流倉儲為載體,打造進口美護數據和交易中心;把握線上銷售新趨勢,建立進口美護選品交易中心和直播基地;通過支持企業聯合跨境消費品行業協會、專業會展公司,每年在鄭州舉辦進口消費品行業峰會、展會等措施形成跨境電商生態聚集。
鄭州區位優勢得天獨厚,市政協委員劉相軍表示,鄭州既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又是國家中心城市,完全有可能在內陸開放發展上形成高地優勢。建議加快對外開放平臺建設,形成對外開放良好的聚合效應;完善政策體系,建立具有鄭州特色的開放新體制;培育開放型新經濟產業,鼓勵對外開放主體不斷壯大;優化對外開放環境,完善國際性綜合服務功能;堅持對內開放與對外開放相結合,“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實施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戰略。
以老帶新 讓人才成為城市飛躍原動力
當前,鄭州正處于加快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期、攻堅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渴求創新人才。“我們將搶抓鄭州建設國家創新高地機遇,依托鄭開科創走廊、黃河科創帶建設,主動承接中原科技城、龍子湖大學城等科創資源外溢,全力爭取大院名所、科技型‘頭部’企業、高層次人才團隊落戶中牟。”市人大代表丁文霞表示。下一步,中牟將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工程,引導指導全縣工業企業加強與科研院所、一流院校的產學研合作,全面提升企業主體創新能力;在集聚創新人才方面,加快籌建中牟人才集團,創設更具吸引力、更具競爭力的人才政策體系。
市政協委員王福龍建議,在現有人才引進政策的基礎上,適當放寬對學歷的限制。要在現有的引進高層次人才政策的基礎上,繼續完善包括創業資助、科研條件、落戶政策、職稱評定、子女入學、住房申購等方面的政策文件。要發揮已引進人才的傳、幫、帶作用,把高層次人才培養成引進人才的“引才合伙人”,形成高層次人才引進的良性循環。
人才是城市發展的騰飛引擎,也是地區升級的戰略資源。市人大代表程薇穎認為,鄭州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生物科技行業前景巨大,建議加大財政資金對優秀高端引進人才的支持力度,設立高端緊缺人才目錄,建立高端人才信息庫,創新生物醫藥高端人才供應鏈,更加重視做好本地人才培養工作,有效挖掘人才潛力,留住用好更多人才。
鄭州全媒體記者 覃巖峰 孫志剛 盧文軍 袁建龍 張玉東 趙文靜 楊麗萍 張競昳 薛璐 張倩 李愛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