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名師】河南省實驗中學高三生物組備課組長袁華
【試卷點評】
2023年高考理綜(乙卷)生物試題立足考查學生學科基礎、關鍵能力和思維品質,體現對學科素養、核心價值的要求,總體難度較往年略高。試題既承續往年命題風格,主觀表述題所占比例大,注重考查學生語言組織表達能力,又有向新高考靠近的傾向,情境創設更為豐富。試題突出科學探究和科學思維核心素養的考查,通過豐富的情境,實現了基礎性與靈活性并舉,引導學生減少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重視能力的培養,充分體現了高考命題導向作用,發揮出生物學科的育人功能。具體來看,今年生物學科的高考命題有以下特點:
1、重視基礎性和綜合性
試題重視對教材基礎知識的考查,如:第1題考查重要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性質,第2題考察葉綠體中色素相關知識,第3題涉及無氧呼吸兩種方式產生能量的特點及酒精跨膜運輸方式,第4題考查幾種常見的激素調節,29題考查了氣孔開度對植物代謝的影響,30題考查了“靜息電位形成和維持的原因”,31題考查了食物鏈的書寫、生態系統穩定性,37題考查微生物培養的基本要求,38題考查基因文庫、啟動子作用、標記基因作用等基本概念,均為教材核心基礎知識。
試題又有很高的綜合性,整套試卷以學科基礎知識為主干,偏重考查生物學知識的廣度和深度,需要學生深入理解知識內涵,掌握知識間的相互聯系,例如第1題綜合考查單體、連接鍵、生物大分子的檢測方法,需要學生加深對生物大分子的理解,引導學生掌握比較與辨析的學習方法。第2題綜合考查了葉綠素組成元素、分布、吸光光譜、分離原理等知識點,需要學生對相關聯知識全面掌握并能把握細節。第4題涉及到甲狀腺激素、抗利尿激素分泌的調節,胸腺的功能、體液調節的特點等,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中將知識點置于整個知識網絡之中,做到觸類旁通、融會貫通。
2、體現應用性和創新性
試題立足生活實際,考查學生將學科知識應用于生活實際的能力。例如第37題以利用作物秸稈生產燃料乙醇為主題,考查微生物培養的基本要求以及乙醇發酵的過程分析,要求學生分析關鍵操作步驟的目的以及利用作物秸稈生產乙醇的優勢,使學生在思考過程中感受微生物應用的獨特魅力,促進學生形成應用課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主動意識。第38題創設通過基因工程技術獲得多種顏色的熒光蛋白的問題情境,考查學生對基因文庫、基因突變、目的基因表達載體構建等基本概念的理解,要求學生設計實驗探究突變基因在真核細胞中能否表達,引導學生提高運用生物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培養學生從生物學視角思考,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生產實踐及科學探究等情境中的問題。
試題考查極具創新性,不僅創設了諸多新穎的問題情景,更是設置了新穎的試題呈現方式和設問方式,例如第5題創設能利用特殊氨基酸的古細菌這一情景,考察基因表達相關問題,要求學生在新穎的情境中積極思考,完成開放性的任務。第29題創設植物氣孔開度與紅光、藍光之間關系的實驗探究情境,要求學生分析紅光、藍光影響氣孔開度變化的原因以及光合作用對氣孔開度的影響,考查學生在新情境中針對新問題得出新解釋的創新能力。第32題創設植物花色形成的代謝途徑與遺傳機制的情境,結合科學探究實驗,需要學生能夠綜合運用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思維等,創造性地解決生活、生產實踐及科學探究中的實際問題。
3、 聚焦能力考查,凸顯生物學科素養
試題強調對理解能力的考查,通過創新問題情境、信息呈現形式等多種方式加強基本概念理解的考查,豐富考查維度和考查層次,強調準確深入的學科理解。
試題強化實驗探究能力和科學思維的考查,體現出生物學科作為實驗科學的學科本質,以豐富的情境來源,從設計實驗方案、分析實驗結果等多個維度考查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引導學生注重科學思維的培養。
試題側重應用能力的考查,關注生產生活實際,利用生物學學科知識應用廣泛、與生產生活聯系緊密的特點,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體現實踐育人,強調知行合一、學以致用。
試題凸顯創新能力的考查,在試題情境設置、考查內容、提問方式等多方面體現創新性,多方位考查學生的創新能力,引導學生注重創新思維。
總體看來,2023高考全國乙理綜生物試題呈現出生物實驗科學特色,穩中有新,詮釋了價值引領、素養導向、能力為重、知識為基的命題思路,彰顯了“立德樹人、服務選材、引導教學”的高考考查目的。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王紅 張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