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3年春節的臨近、中國有序恢復公民出境旅游,出境游持續升溫,多國熱情歡迎中國游客。
1月8日,旅客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T3航站樓準備前往國際、港澳臺出發口。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多國熱切期盼中國游客
近日,泰國副總理兼衛生部長阿努廷到機場接機,歡迎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后首批前往泰國的中國旅客。
泰國民航局透露,今年第一季度,將有約338個來自中國的航班飛抵素萬那普機場。泰國旅游局表示,中國游客回流將進一步提振泰旅游業,預計今年第一季度赴泰中國游客將達到30萬人次,全年接待中國游客將達到500萬人次。
1月9日,泰國曼谷,泰國副總理兼衛生部長阿努廷(前右二)在機場致歡迎詞。中新社發 趙婧楠 攝
柬埔寨首相洪森也表示歡迎和期待中國游客來訪。他稱,對中國而言,柬埔寨一直是一個“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今年柬埔寨有望接待200萬人次的中國游客,這將帶動柬埔寨經濟快速恢復。
馬來西亞方面日前預計,2023年將接待中國游客150萬至200萬人次。新加坡相關業者則估計,中國游客的回流將會給新加坡全年帶來額外的20億新加坡元的收入。
新加坡旅游局表示,中國是疫情前新加坡入境游的第一大客源國,為豐富新加坡旅游市場做出了重要貢獻。隨著中國逐步優化防疫防控,新加坡旅游業界及民眾紛紛表示對前往中國旅游以及重返中國旅游市場的期盼。
印尼等國專門安排說中文的人員進行對接,巴厘島等旅游勝地因疫情暫停的中餐廳陸續恢復營業,當地旅行社也相繼推出春節旅游產品。
此外,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丹麥等國大使館、旅游局日前紛紛在社交平臺發帖,表示歡迎中國游客到訪旅游。
強勁拉動全球旅游業復蘇
“中國重新開放國際旅行是全球旅游業復蘇進程中的一件大事,將為相關國家旅游經濟的全面復蘇注入強勁動力。”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程超功對中新社說。
程超功分析指出,中國旅游業的規模位居全球第二,是多個國家入境旅游的重要客源國。受疫情影響,2022年中國的國際航班客運量一直處于非正常狀態,月客運量僅相當于2019年同期的不到5%。
近日發布的《中國出境旅游發展年度報告(2022-2023)》指出,當前中國游客出境旅游意愿變化明顯,游客信心正在恢復,有信心前往更遠的目的地。
事關出入境,這些事項要注意!
1月8日起,中國對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根據規定:
來華人員在行前48小時進行核酸檢測,結果陰性者可來華;
不再對入境人員實施全員核酸檢測;
取消入境隔離等措施;
健康申報正常且海關口岸常規檢疫無異常者,可放行進入社會面;
有序恢復內地居民赴香港、澳門旅游;
有序恢復中國公民出境旅游。
少數國家對中國出發人員入境采取限制措施
自1月8日起,國家移民管理局宣布有序恢復受理審批中國公民因出國旅游、訪友申請普通護照,恢復辦理內地居民旅游、商務赴港簽注,但目前看來去部分國家還無法說走就能走。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月10日在發布會上表示,中方發布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總體方案和中外人員往來暫行措施之后,多國表態予以歡迎,但也有少數國家宣布對自中國的旅客采取入境限制措施。對此中方以最大的誠意,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與有關國家進行了充分溝通,詳細介紹了中方優化調整防疫措施的科學性、合理性和當前中國國內的疫情形勢。但令人遺憾的是,少數國家罔顧科學和事實,仍執意針對中國采取歧視性入境限制措施,對此中方堅決反對,并將采取對等措施。
記者梳理了各國最新的入境限制措施,對中國沒有入境限制的國家,有望成為這段時間出境游的主要目的地。
圖片來源: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