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致敬緬懷一代宗師,20集微紀錄片《老照片里的常香玉》上線

          2023-10-10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今年是常香玉先生誕辰100周年。為了致敬緬懷一代宗師,弘揚她“戲比天大”的藝術精神和崇高的愛國情懷,10月9日,由中國文聯、中國戲劇家協會、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主辦,河南省文聯、河南省戲劇家協會策劃出品的20集微紀錄片《老照片里的常香玉》在全網正式上線。

          微紀錄片《老照片里的常香玉》邀請了20位常香玉先生的親友、弟子、藝術家、媒體人等社會各界人士,深切緬懷“一代宗師”,從檔案視角重溫大師的風范,以老照片的形式講述大師的故事,回憶大師矢志不渝的為民情懷,弘揚大師“戲比天大”的藝術精神,激勵后輩奮發自強,學習常香玉大師德藝雙馨、無私奉獻的品質和崇高精神,為新時代戲劇事業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常香玉是豫劇五大名旦之一,1923年9月15日(農歷)生于河南省鞏縣(今鞏義市)。她原名張妙玲,9歲隨父親學戲,最初學習小生和須生,后工旦角。常香玉一生演出過《花木蘭》《拷紅》和《白蛇傳》《大祭樁》《戰洪州》《人歡馬叫》《紅燈記》《朝陽溝》等眾多的傳統戲、新編歷史劇和現代戲,她創立的常派藝術深入人心。

          1950年夏,戰火蔓延到鴨綠江邊,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常香玉帶領香玉劇社經過半年的巡回義演、募捐,終于為志愿軍捐得一架飛機,飛機命名為“香玉劇社號”。1953年4月,她率領“香玉劇社”跨過鴨綠江,冒著戰火硝煙慰問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鏗鏘有力的唱腔響徹在抗美援朝前線陣地,激勵著志愿軍戰士英勇殺敵,保家衛國。

          常香玉先生于2004年6月1日逝世,在2004年7月被國務院追授為“人民藝術家”榮譽稱號。

          業界專家如此評價常香玉:作為一位德藝雙馨的人民藝術家,常香玉一生開創了無數個“第一”,獲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和贊譽。她第一個創立了豫劇表演藝術“常派”,第一個捐獻“香玉劇社號”戰斗機,第一個把豫劇藝術送到朝鮮前線慰問志愿軍,主演第一部河南戲曲電影藝術片《花木蘭》;第一個把豫劇帶出國門,在奧地利、匈牙利、蘇聯、蒙古、朝鮮等國都留下演出的足跡;第一個用演出收入設立了“香玉杯”戲曲藝術基金。

          據悉,在常香玉先生百年誕辰之際,河南省文聯、河南省劇協將相繼舉辦“致敬香玉”系列活動,多維度展現“人民藝術家”常香玉先生的藝術生涯,傳承、探索“戲比天大”的時代價值,激勵當代戲劇工作者勇擔時代使命,進一步推動河南戲劇事業繁榮發展。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秦華

          分享到: 編輯:朱琳 統籌:鄧紅超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