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的北京,天氣晴朗,室外的陽光甚至有些刺眼,但寒冷依舊,下午的時候氣溫已經降到了零度。在西四環邊上的五棵松飯店,塔溝武校春晚表演團隊的駐地,經歷了前一天緊張的第四次彩排之后,演員們難得地“可以松口氣”,得以在房間里娛樂休閑,也有演員抓緊時間訓練,反復打磨自己的表演動作。記者在這一天探訪了團隊的駐地,聽他們講述演出幕后的故事。
第20次參加春晚的張虎:演出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挑戰
在過去的20年間,塔溝武校曾經參加了19次春晚演出,今年是他們的第二十次。今年40歲的教練張虎,是這20次的全程親歷者。2003年,塔溝武校第一次參演春晚,表演了《十二生肖拜大年》,當年20歲的張虎正是其中的“虎娃”扮演者。此后,張虎就轉型成為學校武術表演藝術團的一名教練,20年間,張虎跟隨表演團隊親歷了學校的每一次大型演出,在春晚舞臺上,張虎和同伴們一起,嘗試了武術劇、大型團體操等各種形式來呈現少林武術。
而今年,張虎說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挑戰:“每年從開始創意、構思到最后除夕晚上的演出,我們差不多都要經過半年時間。今年春晚的一個重要主題就是弘揚傳統文化,對武術節目的要求也是要回歸傳統武術。我們這臺節目的創意靈感源自少林寺觀音殿內的《武僧演武圖》壁畫,希望再現1000多年前的演武場景。 要體現出的“傳統武術”的味道,這是央視導演組的要求。畢竟這么多年的演出過程,對武術的演繹,表演成分更多一些。如何找到“傳統”的味道,我們和導演組查閱了很多資料,仔細揣摩,反復修改。
其實從技術動作的難度講,今年的節目并不是最高的,當經過艱苦的創排過程,整臺節目韻味十足,難點和亮點也恰到好處。節目時長5分鐘,每次彩排的時候,我在后臺數著,現場的掌聲都能響起10幾次,可以說是得到了充分認可,相信我們的節目也很值得觀眾期待。”
相比往年的隔天一次彩排,今年春晚彩排一周一次,這大大增加演員們的集中訓練時間,從去年11月下旬到現在,演出團隊已經在北京待了50多天。集中管理期間,團隊也克服了各種困難,最終保證了所有演員都能健康參演,也確保了演出質量。“今年不同以往,確實不容易,但孩子們也都很懂事,嚴格遵守紀律,排練也很刻苦”,張虎說,“從我個人而言,能夠經歷20次春晚演出,非常榮幸,也非常自豪,感謝學校給了我這么好的機會讓我參與其中,從更高的層面講,也非常感謝央視春晚,為我們提供了這么好的平臺,去展示少林武術,弘揚武術文化。”
“六朝元老” 關嘉瑞:家人已經習慣了在電視里找我
今年雖然才17歲,但來自周口的關嘉瑞,已經是一位“六朝元老”。2018年的春晚,他初登春晚舞臺,就此與央視春晚結下了不解之緣。平衡木上的原地后手翻,在人塔上做朝天蹬,這樣的高難度動作,關嘉瑞都曾在春晚舞臺上奉獻給全國觀眾。
“隨著年齡增長,再做高難度動作已經沒有小隊員們有優勢了,不過只要能參加春晚演出,我就非常高興,不管是什么角色,做什么動作,我都聽教練安排,并且一定盡心盡力做到最好。”關嘉瑞說。
關嘉瑞至今都記得第一次上春晚時候的情景:“緊張,真的非常緊張,上場前不光是手心冒汗,走路都是飄的。”但現在,經驗豐富的他已經是教練的好幫手:“畢竟參加的次數多了,有經驗了,也帶一帶小隊員,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怎樣緩解緊張情緒,我都會跟他們說。”
連續參加6次春晚,意味著關嘉瑞要連續6年都無法在大年三十兒跟家人團聚。他說:“剛開始還是有些難受,但現在沒什么了,家里人也都很為我自豪,他們已經習慣除夕晚上在電視上看我了。希望明年、后年、大后年……我都還能上春晚。”
12歲的范杰亮:一次“朝天蹬” 能站5分鐘
就像6年前的關嘉瑞,現在12歲的范杰亮正擔負著高難度動作的重任。在今年的節目中,有一個環節是,4名小演員在水缸邊緣表演“朝天蹬”,范杰亮就是其中之一。水缸高1米多,加上升降舞臺的高度,相當于在離地面3米多的地方進行表演,而且時間長達1分多鐘,這遠超了過往節目的難度,對演員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來自東莞的范杰亮,因為喜愛武術,崇拜武打明星,8歲的時候就從來到塔溝武校習武,良好的天賦和刻苦的訓練,讓他在眾多小演員中脫穎而出,在2021年和2022年他已經連續兩次參加過春晚演出。
“朝天蹬這個動作,我其實很早就會,但以前一般就是要求站幾十秒,頂多幾十秒,這次節目要求從來沒有站過這么長時間,所以只有加強訓練。這個動作對全身的力量都要求很高,腳踝力量不夠,站一會兒就會打晃,上臂力量不夠,就會彎曲,而且還要保持平衡。我們平時訓練都是把一塊磚立起來,然后站在上面練,我現在站個5分鐘沒一點兒問題,一定能保證演出質量。”小家伙非常自信。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郭韜略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