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新年對孩子們來說是件快樂的事情,放鞭炮、穿新衣、收紅包......每件必不可少。但孩子手中的“壓歲錢”卻讓家長們犯了難:孩子沒有金錢意識,沒有管錢、合理用錢的思維,如果家長借助幫孩子保管的名義將紅包收走,會讓孩子的財商思維錯失一個重要的成長機會。因此,業內專家表示,合理規劃壓歲錢,做好財商啟蒙,能讓孩子受益一生,財商教育不妨從孩子的壓歲錢開始。
“壓歲錢”背后的親情
培養孩子感恩的心
如同其他能力一樣,駕馭金錢的能力也需要從小學習和培養。那么,面對孩子收獲的這一大筆壓歲錢,父母應該如何幫助孩子正確處理呢?
“首先,要讓孩子明白壓歲錢和零花錢是不一樣的,長輩給的壓歲錢里,飽含著對小輩的關愛和祝福,比金錢本身來得更重要。”有專家解釋道,在引導孩子給長輩送去新年祝福的同時,也可以引導孩子去思考:“除了新年祝福,我們應該怎樣利用壓歲錢幫長輩做些事情”。
比如,父母可以引導孩子拿一部分壓歲錢來給長輩買生活用品和小禮物,讓孩子學會感恩和孝敬老人。也可以拿一部分出來,捐給災區或者貧困區的孩子,獻一份愛心。還可以讓孩子參與到家庭建設和維護當中,購買家庭用品,讓孩子明白金錢的意義,盡管壓歲錢來得容易,但是每一分錢都不應該浪費,都應該花在刀刃上。
嘗試“財商”培養
樹立理財觀念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以及理財手段的多樣化,家長對孩子的財商培養也越來越受重視。就拿每年收壓歲錢這事來說,教會孩子如何支配這筆資金,培養孩子正確的消費觀和理財意識,是個難得的財商啟蒙的機會。
調查發現,近八成孩子的壓歲錢目前仍是由父母做主,大部分還是進行簡單地儲蓄,但也有不少家長表示,在和孩子商討后決定進行一些低風險理財。
相比起于其他理財方式,儲蓄是大部分家長一直以來的選擇。家長可以為孩子辦張兒童專屬銀行卡,諸如工商銀行萌娃卡、郵儲銀行寶貝卡等。每年的壓歲錢都按照定期存款的方式存入,讓孩子親自體驗壓歲錢積少成多的過程,逐漸形成良好的理財習慣。除此之外,家長還可以幫助孩子將一部分壓歲錢用于基金定投。即在每月固定時間買入固定金額的基金,由基金管理人進行管理和運作。對于孩子來說,可以讓他們了解手中的錢通過投資是可以不斷增值的,同時也在基金凈值的起落中了解到風險的存在。
零用錢只能用一時,理財知識卻能享用一輩子。中信銀行鄭州分行理財師建議,平時家長還可以帶領孩子玩一些財商游戲,告訴孩子一些關于消費規劃和投資理財方面的知識。一旦從小給孩子樹立了正確的理財觀念,對其未來人生的規劃也很有幫助。
過年的“小紅包”有著大學問,作為家長的您,又是怎么幫助孩子規劃的呢?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謝寬 宋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