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散花開,"神獸" 歸籠,2023年開學季,意義不同尋常。為了讓孩子們在新學期順利起航,2月6日,由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聯合主辦、鄭州日報、鄭州+APP、冬呱視頻、中原地鐵報、預覽共同推出的《揚帆·起航 開學第一場家長會》直播順利舉辦,特邀河南省家庭教育學會會長陶真,河南省《中小學近視防控》手冊副主編、尖峰眼科集團創始人劉保松,河南省骨干教師劉燕潔蒞臨現場做干貨分享。直播在央視頻、正觀新聞、鄭州日報、鄭州晚報、騰訊新聞、鳳凰新聞、愛看新聞、搜狐、優酷、YY、中搜搜悅、微博、視頻號、抖音、百家號同步推出,累計播放量123萬。優酷資訊輪播大圖頻道、直播頻道推薦,騰訊新聞呈現大圖推薦。
家庭教育記住這幾個關鍵詞
“說起家庭教育,我想到的關鍵詞有兩個——愛和智慧。對孩子真正的愛,一定是科學的愛、充滿智慧的愛。”陶真建議,廣大家長要用心做好教育規劃,抓住孩子成長關鍵期;細心觀察孩子身體與行為、情緒與心理的變化;對待孩子要耐心,要用科學方法指導,激勵和鼓舞孩子。
陶真在現場分享了幾個案例,她指出,開學后的孩子們,表現出了各種形式的“不適應”:“孩子做事拖沓”、“出現厭學心理”、“身體頻繁生病”等等。
“家長要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從同理、共情以及孩子特性方面來思考。”陶真說,世間最動人的話不是“我愛你”,也不是“我陪你”,而是“我看見你”。家長要看見孩子的焦慮并接納,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感同身受地陪伴孩子度過這個適應期。
家長要學會“真陪伴”,讓孩子“真成長”。“家長和孩子要共同學習,共同成長,開家庭讀書會,制作作息時間表,共同執行,除了必要的課業學習以外,也要進行一些家務勞動、體育鍛煉和文藝活動。”陶真認為,家長要積極與孩子溝通,關注孩子心理情緒,幫助其養成良好學習生活習慣。
那么,如何高效的學習呢?在家庭教育方面,陶真認為,從學渣到學神再到學霸是有路徑可循的,除了在家里建立好規則,營造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外,其次就是要多鼓勵孩子,幫助孩子分析問題,第三就是讓孩子眼界開闊志存高遠。
“孩子的成長,家長要認真對待。”陶真說,孩子的興趣、習慣、能力這些往往才是伴隨孩子終生的,不能用單一的考卷成績來衡量孩子學習能力的高低,家長要去關注孩子的成長,以及明確對孩子有怎么樣的預期,在預期中對孩子教育進行規劃。
視力保健“小技巧”請收好
在超長的網課時間里,再加上戶外活動頻率減少,孩子們的視力出現了“斷崖式下滑”。而開學之后,繁重的學習任務卷土重來,孩子的視力可能還會繼續下降,甚至更快。作為孩子的近視防控守門人,家長們要如何為孩子的視力健康保駕護航呢?
“目前,我國青少年近視率居高不下,近視是不可逆的,我們要做的控制近視的發展,防止高度近視,因為高度近視帶來的問題可能伴隨終身。”劉保松教授強調,居家讀書不良坐姿、網課頻繁使用電子設備,都會讓孩子的視力受損,很多家長沒有重視這一點,等到開學,孩子說已經看不清黑板了,家長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所以,了解孩子最新的視力情況是近視防控和治療的前提,家長不要覺得孩子近視就盲目去配鏡,“因為有一些孩子視力下降可能會有別的原因 ,包括他的屈光度、角膜曲率、角膜形態的原因,所以還要進行鑒別。如果發現視力下降、視物不清,應該到專科醫院就診。”因此,在開學前,帶孩子到正規醫院檢查眼睛情況、了解孩子最新的視力狀況尤為重要!
“7~14歲是近視快速增長期,這一階段孩子生長發育較快,課業負擔相對較重,度數很容易快速增長。”劉保松強調,有些家長“放任”孩子近視不管,等到年滿18歲做摘鏡手術,這是完全錯誤的想法,因為近視是不可治愈的,高度近視會引發很多眼病的并發癥,比如視網膜變性、出血甚至脫離。
此外,還有一些家長認為不給孩子看手機、電視就不會近視,這也是認識上的誤區。
“我曾接診過一個孩子,家長說因為父母雙方近視,她特別注意保護孩子的視力,幾乎從來不讓孩子使用電子產品”,劉保松說,對孩子已經近視的診斷,家長有點不能接受。
“確實有一部分孩子很少接觸電子產品,殊不知除遺傳因素外,長時間近距離地看書、寫作業也會導致近視。”劉保松坦言,還有一些家長帶孩子做“視覺訓練”來矯正近視,結果孩子視力越“治”越差。
“影響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遺傳因素、環境因素、行為因素等,需要綜合考量。”劉保松指出,“家長最好能每隔半年帶孩子做一次眼科檢查,做好近視管理,早建檔、早監測、早預防。充足的睡眠,戶外活動,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光線過強或過暗都會給眼睛帶來不良影響,要避免在陽光直射下閱讀和使用電子產品。
引導孩子在學習中收獲喜悅
“學習是孩子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幫助孩子消除學業上的煩惱,使孩子能夠體驗學習樂趣,獲得學業成功,其實也是促進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內容。”對于開學后家長普遍關心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和表現,劉燕潔認為,家長應該花多一點時間來思考,如何引導孩子更好、更有效地參與學校的學習,在學習中收獲成長喜悅。
她提出了幾點建議:
1.盤點假期生活,憧憬未來學期。引導孩子對照假期計劃進行復盤,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如何提高計劃執行力。提前設計新學期目標和計劃,陪伴孩子一起憧憬美好的新學期,喚醒孩子開心地開啟新學期。
2.定制收心計劃,攜手共成長。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收心計劃。比如,可以調整作息,早睡早起,重建開學生物鐘;把預習放入收心計劃,對重點學科進行預習;做好松緊活動過渡,逐步營造學習氛圍。盡可能地減少聚會和娛樂活動。
3.聯絡師生感情,相互增進情誼。有計劃地給同學打個電話。相互說說憋了一假期的心里話;給老師打個電話,問問開學需要幫助的事情,主動做志愿服務,在溝通中增進師生情誼。
4.備齊學具用品,增強開學儀式感。滿滿的儀式感讓人對事情更重視。開學前,準備新文具、新書包,讓孩子感到這是一個重要的日子,需要全身心投入。
在直播間互動環節,熱鬧非凡,家長們提出了很多問題,三位專家也給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解答了一些家長的困惑,如果您錯過了本次直播,也可以登錄正觀新聞APP,以及鄭州+APP觀看回放內容。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蔣曉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