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晚,中國舞蹈最高獎“荷花獎”獲獎作品、舞劇《水月洛神》在重慶大劇院上演,來自鄭州歌舞劇院的演員們用酣暢淋漓的舞蹈帶領觀眾領略一千多年前建安詩歌的雄偉氣象。
舞劇《水月洛神》由鄭州歌舞劇院傾力打造,由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舞蹈理論家馮雙白編劇,中國歌劇舞劇院國家一級編導佟睿睿執導,曾獲第八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該舞劇以曹植的傳世名篇《洛神賦》《七步詩》為依托,巧妙地將“詩、書、禮、樂、舞”融匯一堂,讓觀眾感受古風古韻之美。
當晚,伴隨著激昂的音樂,“建安才子”曹植由夢而醒,《水月洛神》拉開了序幕。該劇分為上下兩個半場,通過現實與夢境將曹植的經韜緯略、盛世才情與凄悲的命運勾勒出來。近兩個小時的表演中,既有細膩柔軟的“眾口鑠金”“心魘”,也有氣勢恢宏的“朝賀”“芙蓉池”畫面,情節生動,故事性強。尤其是在尾聲舞段“仙境”中,被放逐的曹植來到了洛水邊,緩緩走向美麗的洛神。配合著精致的舞臺背景、美輪美奐的光影效果,曹植在洛河岸邊寫下的千古名篇《洛神賦》的絕美場景呈現在觀眾眼前。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曹植、曹丕和甄宓的故事更為豐滿立體,該劇還特別將無聲的舞蹈與有聲的詩詞誦讀進行了結合,輔以氣勢磅礴的合唱,傳遞主人公強烈的情感訴求。當神情絕望的曹植在曹丕的利劍下聲淚俱下地寫出“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時,舞臺上傳出陣陣悲痛的吟誦聲,氣勢恢宏的音樂伴著歷史的滄桑撲面而來,引人淚下。
據悉,舞劇《水月洛神》今日在重慶大劇院完成第二場演出后,將前往貴州,深圳,廣州,上海等地進行巡演。“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們始終懷著一份使命感和敬畏心,用舞蹈藝術的方式呈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的責任與義務。”鄭州歌舞劇院院長孫書杰表示,他們正在籌劃創作體現中華傳統文化的舞劇《唐宮夜宴》,讓更多觀眾能夠走進劇院,通過舞蹈藝術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成燕 通訊員 時立謙 姚世敬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