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新增60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三批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公布

          2023-10-20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近日,鄭州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了第三批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共計60處。其中古遺址6處、古墓葬5處、古建筑類25處、石窟寺和石刻2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2處。至此,鄭州市共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91處。

          據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新增的60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價值突出,呈現諸多亮點。

          古遺址完善了鄭州從早到晚的發展鏈條,再次實證了鄭州“華夏之源”的歷史地位。其中的郭寨遺址、袁橋遺址、莪溝北崗遺址均為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區都有非常豐富的遺跡和遺物,對研究仰韶文化至二里頭文化時期的聚落形態、聚落淵源、相互承襲關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白寨商城遺址是近年來鄭州市在配合基本建設中發現的一處比較重要的遺跡,確認了壕溝和夯土城墻,應為一座商代早期城址,對于研究鄭州商城的防御體系有重要的意義。三田故居遺址位于鞏義市孝義鎮,是“孝義”地名的由來,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是對傳統孝義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古墓葬體現了鄭州深厚的歷史積淀,使得大批先賢豪杰安葬于此。古墓葬多為列子墓、穎考叔墓等歷代名人墓、官宦大臣墓,也有耿湖漢墓等漢代大型墓葬,且多有明確記載,墓冢、墓室保存較好,對研究鄭州地區名人的歷史及歷史事件、對研究古代喪葬制度等都具有重要價值。

          古建筑為鄭州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城市建設增添了新的資源支撐。古建筑中的宗族祠堂保存較好,具有根源譜系、姓氏研究、宗族情感維系和維護社會穩定的社會價值和情感價值。位于滎陽黃河岸邊的孤柏嘴河神廟,初建于西漢,祭西漢時河神陳平。歷經滄桑,至明初,宋朝人謝緒被封為“金龍四大王”,為黃河之神,乾隆年間又增黃守財為黃河之神。抗日戰爭期間,河神廟曾經為抗日軍隊之炮兵陣地和瞭望哨。今所存河神廟清代重建,承載了歷史記憶、祭祀文化和民間信仰,對研究黃河沿岸的河神信仰,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已成為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現代類的革命文物是鄭州賡續紅色血脈,汲取奮進力量的不竭源泉。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中包含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鄭州及豫西設立的抗日民主政府、抗日后方醫院、情報聯絡站等。它們是黨領導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和國民黨反動統治,取得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勝利的有力見證。

          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切實把革命文物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有利于更好地發揮革命文物在黨史教育學習、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此次新增的60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進一步豐富了鄭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內涵,為我市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基地中的全國重地建設提供了新的文化支撐。

          據悉,下一步,我市將緊緊圍繞“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認真做好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管理和利用工作,繼續完善“四有”基礎工作,強化文物安全監管,正確處理保護與利用、傳承與發展的關系,持續推動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推動鄭州文旅發展起勢成勢,打響“天地之中、華夏之源、功夫鄭州”的城市品牌形象,為鄭州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城市和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貢獻力量。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成燕 通訊員 王羿

          分享到: 編輯:劉瀟瀟 統籌:鄧紅超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