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事業牽動人心,尤其是殘疾兒童的康復救助更是關系到更多家庭的大事,我省連續五年把“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列為重點民生實事,那么2022年這件大事辦得怎么樣?今天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實事惠民生 聚力謀出彩”系列第六場新聞發布會介紹和解讀了“實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落實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五年來,全省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工作全面推進,受助兒童不斷增加,救助范圍持續擴大,殘疾兒童康復狀況顯著改善。2022年,36468名殘疾兒童得到康復救助,完成年度任務的151%,比上年度增加了4811名,服務滿意率100%。該項目入選河南省100項“我為群眾辦實事”群眾滿意度高的實事。
加強部門聯動。省殘聯聯合省發展改革委等10部門印發工作方案,細化目標任務,明確部門職責,強化保障措施,做到任務明確、責任明確、考核明確,確保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工作各項措施落地落實。
強化資金保障。發揮醫療保險、醫療救助等政策保障作用,爭取中央補助資金 1.64 億元、省級預算安排資金0.75億元,市、縣落實配套資金1.29 億元。
注重政策銜接。基本醫療、公共衛生服務、義務教育等政策共同發力,做好殘疾兒童篩查、診斷、康復、入學等工作,不斷完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
積極整合資源。全省各級各類共有866家定點服務機構為殘疾兒童提供服務,其中15家服務機構承擔兒童早期干預試點服務。
優化服務流程。為殘疾兒童康復提供便利化服務,鄭州市推行“殘疾兒童康復救助資金結算優化行動”、信陽市資金結算全部實現“一卡通”,基本做到資金結算“不見面”“掌上辦”“零跑腿”。
加強人員培訓。落實康復專業技術人員規范化培訓方案,積極推廣應用中國殘聯發布的殘疾兒童康復服務規范。選派專業人員參加國家級培訓班 10期,舉辦省級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培訓班6期,為推進殘疾兒童康復工作專業化、規范化、科學化提供了保障。
開展宣傳教育。利用“愛耳日”“助殘日”“殘疾預防日”等節日組織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廣泛開展法規政策、殘疾預防和康復知識等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全社會知曉度和健康素養,減少殘疾發生,控制殘疾發展。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魯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