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上午,兩輛滿載貨物的TIR運輸車輛,在鄭州海關的監管之下,自新鄭綜合保稅區口岸作業區順利起運。車輛將從內蒙古滿洲里公路口岸出境,運輸全線9800公里,將歷時8天最終抵達俄羅斯莫斯科。
作為我國中部地區首票TIR出口貨物啟運,標志著河南省正式開啟了通往歐洲的國際公路運輸模式,相比較傳統的航空、鐵路運輸,公路運輸彌補了成本高或周期長的短板,真正意義上實現“門對門”運輸,河南省也在便利化通關和國際道路便利化運輸領域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77個TIR締約國可便捷通關
據了解,TIR系統是國際跨境貨物運輸領域的全球性海關便利通關系統,旨在通過簡化通關程序,提高通關效率,推進多邊貿易和國際運輸的便利化和安全性。
我國于2016年7月正式加入《TIR公約》,2019年6月全面實施,凡持有TIR證的車輛可在全球77個締約國之間便捷通關,這些國家大多位于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TIR公路運輸是我國在“一帶一路”建設逐步深化的背景下,推進過境運輸便利化、深化與周邊國家經貿合作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據了解,TIR運輸最高可節省58%的運輸時間和38%的運輸成本,與空運、海運、鐵路等運輸模式相比,TIR運輸還具備對基礎設施依賴小、機動靈活、裝卸方便等特點。
將設立海關監管倉庫,真正實現“門對門、“點對點”
負責本次貨物營運的鄭州弘依運輸有限公司,在2021年取得TIR資質后,立即與國內龍頭物流企業簽訂了運輸協議,并與俄羅斯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其中涉及電子產品、潤滑油、汽車配件等6類產品種類的貿易和運輸。
該公司負責人孫錦國介紹,經過獲取資質、簽訂協議、車輛購買等一系列操作后,公司立即在內蒙古滿洲里設置了辦事處,并在莫斯科收購酒店作為貨物運輸業務承接地。
接下來,將以鄭州為全國集散樞紐,設立海關監管倉庫,在新鄭海關報關查驗后,通過定期卡車航班,到達海外節點城市報驗清關,直接送到客戶倉,以信息服務平臺為支撐,真正實現“門對門、“點對點”的全程一站式服務。
據介紹,目前弘依運輸公司接到的中俄線路訂單已排至5月,但由于許多訂單商品為家用電器,廠家生產線供貨不足,因此本次運輸只裝載了兩車貨物,大多是微波爐與熱水器,每輛車分配兩名駕駛員,8天時間即可達到莫斯科。3月份,中國—白俄羅斯、中國—吉爾吉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線路也將逐漸開通。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劉凌智/文 白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