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考研初試成績出爐,一些不法分子也瞅準這一時機,伺機行騙。如何識別防范考研類騙局?我省反詐民警為大家奉上一份“考研防騙指南”,請廣大考生擦亮雙眼,謹防被騙。
詐騙套路1:釣魚網站查分騙取個人信息
詐騙分子將釣魚網站制作成與正規網站相似的界面,而無論是通過登錄“官方網站”,還是通過手機短信里的鏈接進行查分,詐騙分子的目的就是引誘你點擊進去,從而獲取你的準考證號、身份證號、驗證碼等個人信息。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后續許多學校會開始進行成績復核。對最近收到的相關短信,廣大考生一定要擦亮眼睛判斷該信息是否為虛假“官方短信”,最好撥打官方電話進行核驗。
詐騙套路2:提前付費查分、甚至改分
網上的一些不法分子會欺騙比較單純的學生,謊稱只要支付相應的費用,就可以提前查分,甚至修改分數。而他們所說的真實成績,可能是他們在拿到你個人信息后PS出來的。如果你輕信這樣的謊言,就會賠了錢財又折了個人信息。
詐騙套路3:利用“特殊身份”出售復試資料
詐騙分子在各種考研論壇和網站上通過發布經驗帖或者主動留言等方式,稱自己是已經上岸的學長、學姐或專業的培訓機構,手里有實用的復試資料,甚至是內部資料。然而,在考生將錢轉過去后,對方反手一個拉黑,立即跑路。當然,也有一些詐騙分子會將“材料”寄出,但你拿到手以后,會發現所謂的實用筆記、內部資料是一堆毫不相關的材料,根本用不了。
詐騙套路4:“付費內部資料群”
詐騙分子會組建一個“考研內部資料群”,在網上聲稱有各種內部資料,但是加入這個群是要收費的。而實際上,這些群并不會分享任何資料,或者分享的資料沒有任何價值,等群里人進得差不多后,詐騙分子直接解散群聊,拿錢跑路。詐騙分子正是抓住了部分考生急功近利、焦慮慌亂的心態,才能實施各種詐騙。但事實上凡聲稱交錢能得到“特權”的,都是詐騙。
反詐民警提醒,千萬不要輕易向對方轉賬,考研沒有捷徑可行,千萬別抱有僥幸心理。另外,一定要牢記這些內容別發朋友圈:準考證、個人身份證、考生號、填報志愿紙質表、成績單或查詢頁面截圖、個人錄取通知書。如果個人信息被別有用心的人獲取,將可能被用來實施精準詐騙。請考生們一定要及時關注院校官網的信息,注意選擇官方公布的渠道進行成績查詢,謹防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