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遨游太空,這其中,有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的載人飛船GNC分系統激光雷達、連續波高精度測量雷達,河南航天液壓氣動技術有限公司的加排閥、服務閥、溫控閥等多種類特種閥門的“保駕護航”;北京“雙奧”世人矚目,那期間,有185輛宇通氫燃料電池客車提供全天候服務……在全市上下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科教興市、人才強市”戰略行動,強化“三標”意識的大環境中,鄭州科技部門主動融入國家重大戰略科技力量體系布局,圍繞“六個一流”聚力發力,不斷為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提質晉位提供科技支撐。
鄭州龍子湖智慧島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李新華 圖
科研發力結碩果
2022年
高科技企業
突破5190家
同比增長25%
全省占比48%
2021年度
全社會研發投入
經費310.4億元
強度2.45%
首次超過國家平均水平
(2.44%)
2019~2021年
在9個國家中心城市中,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增速居第一位
2022年,全市技術合同
成交額509.1億元
同比增長66.1%
占全省(1017)50%
十一個專項行動 開啟2023新征程
正是春風最好時,我市科技創新工作恰趁東風,開啟了又一年的新征程——今年,我市科技工作將主要推進十一個專項行動。環看此時的鄭州,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塑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讓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轉化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鄭州,擁抱的不只是星辰大海,還有未來的一切可能。
●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專項,新增高企數量力爭再創新高。
●研發投入提升專項,持續推進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
●研發平臺建設專項,全年新建省級以上創新引領型平臺近百個。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專項,建設發展鄭州技術交易市場,爭創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
●科技體制改革專項,緊盯科技創新重點領域、關鍵環節,著力破除體制性障礙,打通機制性梗阻,推出政策性創新。
●科創基金推進專項,加快推進科創基金設立,積極推動設立鄭州市天使投資引導母基金,健全風險投資體系。
●科技服務業推進專項,修訂科技貸款風險補償實施方案,完善優化“鄭科貸”業務,加快集聚和培育一批優質科技服務業機構,加強日常監管和服務,壯大科技服務市場主體,構建功能完善、業態豐富、要素集聚、布局合理的科技服務業體系。
●雙創孵化載體提升專項,構建“眾創空間+孵化器+產業園”全鏈條孵化體系,打造一流創新生態。
●中原科技城建設專項,把中原科技城建設作為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市、人才強市戰略行動的重大舉措,做好中原科技城與河南省科學院、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建設“三合一”融合推進及服務工作,著力推動中原科技城創新人才集聚、創新要素匯聚、創新平臺構建、創新生態打造,將中原科技城建設成為“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未來科技研究+中試+成果轉化”全周期、全鏈條、全過程的綜合研發功能區,打造成為“科技、智慧之城”“宜居、生態之城”和“集約、高效之城”的世界一流科技城。
●自創區推進專項,發揮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鄭州片區的創新引領作用,支持鄭州高新區開展先行先試改革探索和制度創新,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高科技園區。
●新一代人工智能試驗區建設專項,開展人工智能在物流、制造、農業、交通等重點領域創新應用,實施一批人工智能創新專項,提升人工智能產業科技創新能力。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