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深耕戲曲這塊沃土40多年,全國人大代表、鶴壁市豫劇院院長金不換一直關注著傳統戲曲文化的傳承發展。今年全國兩會,金不換針對基層青年戲曲人才隊伍建設、傳統戲曲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等提出意見建議。
提高青年戲曲演員素養和待遇
金不換說,國家明確提出“實施地方戲曲振興計劃”,而振興地方戲曲主要依靠基層文藝院團,特別是這些院團中的青年戲曲演員。
金不換建議強化青年戲曲演員文學素養,相關部門制定提高青年戲曲演員文化水平的規劃,號召廣大青年戲曲演員學好中國歷史、中國文化藝術簡史等必修課。此外,還可以通過舉辦青年戲曲演員研學班、各級戲曲比賽活動等,提升青年戲曲演員專業素養,吸引更多人關注、了解、支持傳統戲曲文化。
金不換也十分了解和關心當下青年演員所面臨的實際困難。“不少基層院團青年戲曲演員收入低,直接造成人才流失。”金不換建議建立青年戲曲演員基本待遇保障機制,保障青年戲曲演員基本工資待遇,使青年戲曲演員更為全身心投入到戲曲事業中。
讓優秀傳統戲曲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金不換建議,讓優秀傳統戲曲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為鄉村振興持續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如何把戲曲融入到鄉村文化振興工作中去?金不換建議,將精品劇目創作經費納入各級財政預算,支持文藝劇團新創或復排具有新時代特征、富含教育意義、群眾喜聞樂見的精品力作。同時,大力開展“送戲下鄉”“紅色文藝輕騎兵”等惠民演出,合理利用好“鄉村文化大舞臺”等基礎文化設施,切實保障基層民眾的文化權益。
此外,金不換還建議建立戲曲名家到基層演出機制。“全國各地有大量的在職和離退休戲曲名家,他們具有十分強大的號召力,應該發揮他們的模范帶頭作用,讓他們走到田間地頭,走到人民群眾當中,參與‘送戲下鄉’活動。”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秦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