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中牟縣林業局開展野外水鳥資源調查工作中,發現兩只“鳥中大熊貓”—中華秋沙鴨。這還是首次在中牟縣境內發現此物種。它的出現讓鄭州鳥類愛好者欣喜不已。
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鳥類專家董朝偉,看到工作人員在中牟賈魯河上拍到的鳥的照片后,馬上確認這種鳥正是中華秋沙鴨!
據介紹,中華秋沙鴨是第三紀冰川末期遺留下來的東亞特有種,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瀕危物種,同時也是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素有“水中活化石、鳥中大熊貓”之稱,屬國寶級動物,其脅羽上美麗的魚鱗狀斑紋如祥云一般,通常被視為水環境質量的指示物種和水域環境的生態試紙。
“鳥中大熊貓”可不單指一種動物,例如黑鸛、東方白鸛、青頭潛鴨、中華秋沙鴨、大鴇、朱鹮這些鳥類都被稱為“鳥中大熊貓”。
今年1月份以來,在鄭州中牟轄區水域相繼發現大鴇46只、青頭潛鴨6只,這些鳥類警惕性極高,并且對棲息環境和水源極其挑剔,它們的到來,說明鄭州生態環境的優越,并有著優良的流域水質以及豐富的食物。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徐富盈 通訊員 王俊勝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