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規范跨省域遠程異地評標活動常態化開展,以標準化操作引導、提升遠程異地評標工作質量和效率,探索全國優質評標專家資源跨區域跨行業共享,新鄭市依據招投標相關法律法規及中央文件精神,結合前期探索實際,在全省縣市級中第一個創新性制定出臺了《新鄭市跨省域遠程異地評標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
據悉,該《暫行辦法》共二十三條,主要涉及跨省域遠程異地評標的涵義、范圍與標準、主副場項目要求、責任分工、專家抽取、評標等內容,從技術支撐、保障措施及核心做法等方面進行了明確規定,為常態化規范開展跨域遠程異地評標提供制度保障。
據了解,該市跨省域遠程異地評標工作呈現了“五大”特色亮點,一是依托“蓮鶴”AI智慧化電子化交易系統,提供智慧化評審服務。二是堅持“省外評審為主、省內評審為輔”的評審原則,為更好探索實踐向全國延伸。三是鼓勵“1+N”多副場遠程異地評標模式,探索更多合作模式。四是副場專家人數不低于專家總人數的50%,實現遠程專家資源共享最大化。五是常態化推進,以“量”的積累為推動全國優質評標專家資源跨區域跨行業共享提供“質變”經驗。
目前,該市已與全國137個城市合作,涉及省份19個,省會城市8個、地級市59個,涉及長三角城市22個,涉及項目236宗,金額53.79億元。打造了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獨具特色的跨省域遠程異地評標“新鄭經驗”,跑出了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楊宜錦 通訊員 張曉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