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戰離我們很近,基本就在我們的頭上。”居住在蘇丹的中國公民正在親歷戰火的威脅。
4月16日,蘇丹首都喀土穆市區升起濃煙。新華社圖
當地時間4月15日,蘇丹武裝部隊和快速支援部隊兩個國家軍事機構,在蘇丹首都喀土穆多地突發武裝沖突,安全風險急劇上升。據世衛組織當地時間16日公布的消息,蘇丹武裝沖突已致83人死亡,1126人受傷。傷亡遍布喀土穆州、南科爾多凡周、北達爾富爾州、北方州等。其中首都喀土穆州沖突最為激烈。
4月16日,蘇丹首都喀土穆市區升起濃煙。新華社圖
4月17日,外交部領事司再次發布提醒:鑒于蘇丹當前形勢,外交部和駐蘇丹使館提醒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蘇丹,請已在蘇公民密切關注局勢發展,不要外出,加強防范和應急準備,同時盡快向使館報備個人信息。如遇緊急情況,請及時報警并與駐蘇丹使館聯系求助。
記者從中國駐蘇丹大使館獲悉,使館再次發布安全提示,稱蘇安全狀況極為嚴峻,特別是流彈頻發已成當前主要安全威脅,再次提醒在蘇中國公民和中資機構密切關注形勢,保持高度警惕,嚴格避免外出,加強安全防范,尤其注意遠離臨街房間或窗戶,防止被流彈誤傷,保護好自身生命財產安全。
蘇丹首都喀土穆冒出濃煙。新華社圖
多名在蘇丹的中國公民告訴記者,當地發生沖突的地點很多,各場空戰之間距離很近。此前曾親歷蘇丹政變的中國公民表示,以前路上幾乎每天都有游行示威,但一般一至兩日就結束了。“這次是軍隊內部武裝力量之間的沖突,這個就很嚴重了。”?
4月16日,中國駐蘇丹使館臨時代辦張向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暫未收到中國公民傷亡情況報告。使館已在進行密切跟蹤及研判,要求蘇方切實保護我人員和機構安全。
戰火:蘇丹多地發生激烈武裝沖突?
蘇丹境內多地傳出激烈槍聲,間或有坦克炮和迫擊炮發射聲。
當地時間4月15日,蘇丹武裝部隊和快速支援部隊在首都喀土穆、北方州的麥羅維空軍基地等地發生激烈武裝沖突,造成當地安全風險急劇上升。?
15日上午,沙特阿拉伯航空公司下屬一架編號為SV458的客機,在從喀土穆國際機場起飛前往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前,受到交火影響損毀。沙特阿拉伯航空公司在聲明中表示,當時機上有多名乘客和機組人員。但聲明沒有透露是否有人員傷亡,僅表示相關工作團隊正在與沙特駐蘇丹使館合作,以獲取事故相關的更多信息。該航空公司隨后發布的另一份聲明顯示,已決定暫停往返蘇丹的所有航班。?
沙特阿拉伯航空公司一架客機在喀土穆發生的交火中受損。
當晚,蘇丹航空公司也宣布暫停所有國內和國際航班。?
次日上午,蘇丹武裝部隊總部、喀土穆國際機場、國家電視臺大樓所在區域發生激烈交火。當日早些時候,蘇丹醫生委員會發布數據顯示,除西達爾富爾地區和北部城鎮梅洛韋的軍事人員和“快速支援部隊”人員外,本次沖突已經導致56名平民死亡,將近600人受傷。其中,在蘇丹北達爾富爾州卡布卡比亞的沖突中,有3名世界糧食計劃署官員遇難。目前,世界糧食計劃署在蘇丹的所有行動都已暫停。
4月16日,長期住在喀土穆的中國公民李江(化名)告訴記者,蘇丹此前發生過政變,經歷了長期的無政府狀態,路上幾乎每天都有游行示威,他也曾聽過漫天紛飛的槍炮聲,但一般一至兩日就結束了。“這次是軍隊內部武裝力量之間的沖突,這個就很嚴重了。一直到現在(當地時間16日下午)都沒有結束。昨天也是打了大半夜,到后半夜才消停了一點,從凌晨開始到今天上午又打得很厲害,下午才又消停了些。”?
同日,中國駐蘇丹使館臨時代辦張向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暫未收到中國公民傷亡情況報告。據了解,由于喀土穆國際機場到達大廳受損,且軍方已進行接管,目前機場已停止運營。
外交部發言人于16日就蘇丹發生武裝沖突表示,中方高度關注蘇局勢發展,呼吁蘇沖突雙方盡快停火,避免局勢進一步升級。中方希望蘇各方加強對話,共同推進政治過渡進程。
蘇丹周邊國家針對此次武裝沖突也做出了相應的措施。當地時間4月15日,乍得官員表示,乍得在確保邊界安全的同時決定關閉與蘇丹的邊界。埃及軍方也表示將密切關注蘇丹事態發展,以確保軍隊安全。?
同日,聯合國安理會就蘇丹局勢發表聲明,敦促各方立即停止敵對行動,恢復平靜,并呼吁所有行為體恢復對話,以解決蘇丹當前的危機。聲明強調了維護人道主義準入和確保聯合國人員安全的重要性,并重申安理會成員對蘇丹統一、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的堅定承諾。
沖突爆發后,非盟、阿盟等多個國際組織以及肯尼亞、土耳其、伊朗、南蘇丹、阿聯酋等多國也對蘇丹局勢表示關切,呼吁蘇丹國內相關方以和平方式解決當前危機,停止武力沖突。當地時間16日,阿拉伯國家聯盟召開緊急會議,會上埃及駐阿盟代表呼吁蘇丹各方立即停火,強調支持蘇丹維護其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支持以可持續的方式結束蘇丹危機。
當天,聯合國秘書處表示,蘇丹武裝部隊總司令布爾漢和快速支援部隊指揮官達加洛同意非盟、東非政府間發展組織(伊加特)和聯合國三邊機制以及聯合國秘書長蘇丹問題特別代表佩爾特斯的提議,承諾當地時間4月16日16時至19時實施人道主義停火。
親歷:中國公民稱窗外能看見戰火
記者了解到,截至2021年,約有2000名中國公民在蘇丹工作、生活,大部分在喀土穆,主要參與修建房屋路橋、派遣醫療隊、開私人醫院、開餐館、辦農場、開超市、做生意等工作。?
蘇丹發生武裝沖突后,據當地媒體報道,16日,很多地方正在經歷激烈交火,首都喀土穆主要街道已封閉,所有橋梁都被封鎖。在這種情況下,民眾遭遇停水停電和食物短缺問題,生活面臨困難。
16日,居住在喀土穆邁丹尼街的中國公民張恒(化名)告訴記者,當地發生沖突的地點很多,各場空戰之間距離很近。“昨晚在我家門口不到100米的大街上打,今天大多數槍聲都集中在北邊的六十號大街。早上的空戰離我們很近,基本就在我們的頭上。”
張恒介紹,目前喀土穆有區域性停電,三大電信運營商之一的MTN也已宣布停網,盡管自來水還沒有斷供,但他已經提前做好蓄水準備,“今天街上徹底沒人了,大家都比昨天沉默了不少”。
李江也向記者表示,武裝沖突發生后,能聽到窗外戰斗機、直升機頻繁飛過的聲音,以及雙方部隊之間的射擊聲。從窗戶向外望去,能看見雙方交戰引起的火光。他的朋友家有流彈擊穿窗戶玻璃,掉落到房屋里。
打入李江朋友房內的流彈。受訪者供圖
李江說,他目前已撤回駐地,堅持不外出。“所有人撤到駐地里去,不在二樓待著,撤到一樓對著窗戶的位置,有地下室的都撤到地下室去了。”
據透露,當地華人及相關組織通過聯防聯保聯絡群等渠道保持線上聯系,互相分享信息進行局勢研判,李江目前并未聽說當地發生涉中國公民的傷亡事故。“幸運的是網沒有斷,以前直接斷網斷電話,通訊完全無法聯絡。”?
在物資儲備方面,李江表示,當地華人對形勢作了一定的預判,“大家都準備了少至三四天,多至一到兩個星期的物資,而且也能想辦法采購,問題不大”。
在喀土穆以外地區,一位在科爾多凡州工作的中國公民告訴南都記者,作為雙方爭奪焦點的首都沖突較為激烈,目前其所在地區情況正常,和以往一樣,“我們沒事,下面的(州)都沒事”。?
4月16日,張向華告訴記者,使館正密切跟蹤蘇丹形勢變化,并接聽了數十起中國公民緊急求助電話。其中,包括通過外交部12308熱線,收到了兩名住在喀土穆機場附近酒店的中國公民的求助信息,并及時與他們取得聯系,要求他們原地避險,不要外出。?
據使館了解,當地時間15日上午,一名中國公民準備自喀土穆國際機場乘機回國,遇上沖突爆發。使館立即同該中國公民取得聯系,并協調蘇方提供必要幫助以保障其安全。?
背后:沖突雙方政見不一,或有外部勢力攪動?
2011年7月9日,南北蘇丹正式分立,蘇丹長達23年的內戰正式結束。然而,穩定的局勢并未長久,國家內部矛盾仍在積累。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世界治理指數》,蘇丹在2011-2015年總體得分在全球仍然墊底,言論和問責、政府效能、控制腐敗、監管質量和法治五個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倒退。?
蘇丹亦是全球貧困發生率最高的國家之一。2018年12月,因巴希爾政府宣布取消面包價格補貼,蘇丹民眾紛紛走上街頭游行示威,而后政府采取措施鎮壓,并于2019年2月宣布國家進入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這一舉措并未得到軍方支持。同年4月,時任蘇丹副總統兼國防部長伊本·奧夫發動軍事政變逮捕了巴希爾,自此統治蘇丹30年的巴希爾政權被軍方推翻。
此后,蘇丹進入政治過渡期,8月,成立過渡期最高權力機構主權委員會,原軍事過渡委員會主席布爾漢任主席,其也是實際上的國家主席、武裝部隊最高指揮官。
2021年,蘇丹政壇再現分歧,布爾漢于10月25日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解散主權委員會和過渡政府,并解除所有州長的職務。此后,首都喀土穆等主要城市大規模游行示威常態化。
同年11月,布爾漢發布憲法法令,宣布成立過渡主權委員會,由其本人擔任該委員會主席,并和此前被解職的過渡政府總理哈姆杜克簽署政治宣言,表示要完成蘇丹過渡進程,直到蘇丹實現自由公正的選舉。?
記者了解到,此次武裝部隊和快速支援部隊發生沖突,很大程度源自兩派高層領導者的政見不一。
快速支援部隊領導者是蘇丹主權委員會副主席穆罕默德·哈姆丹·達加洛,這支部隊今年3月起部署至喀土穆、麥羅維等地。
快速支援部隊方面稱,武裝部隊司令部和一些軍官的所作所為違反了部隊致力于和平的做法,缺乏對國家穩定和安全的渴望,而其將和人民站在一起,并宣稱已經控制首都和各州的戰略性地點,包括武裝部隊總司令部和蘇丹全境的空中航線。武裝部隊方面則表示,總統府等戰略性地點仍處于武裝部隊控制下,并將對快速支援部隊的軍事行動予以還擊。
實際上,沖突雙方均是蘇丹保護國家統一和主權的國家軍事機構,后者實為前者的組成部分。2017年,在前政府的批準下,快速支援部隊成立,致力于支持和協助蘇丹武裝部隊,應對內外部威脅,保家衛國。其官網顯示,快速支援部隊同時著力于遏制人口販運、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和種族主義、非法槍支貿易和非法移民等戰略任務。
與此同時,快速支援部隊亦被指控犯有戰爭罪、危害人類罪。
值得注意的是,蘇丹的社會結構建立在部落紐帶和族群血緣關系之上,這種社會結構對武裝部隊和政黨都產生了深刻影響,使得武裝部隊和政黨內部矛盾較難調和,很容易讓社會陷入動亂。此外,蘇丹國力不強,難以有效抵擋外部各種勢力,特別是西方國家的干擾。蘇丹的動亂,其背后大多有外部勢力攪動。南都記者了解到,非盟公開表示強烈反對任何外部勢力干涉蘇丹局勢。
動蕩:蘇丹曾發生多起涉中國公民襲擊綁架案
中國領事服務網披露,蘇丹現有高風險地區4個,其他地區均為中風險,治安條件總體較差,外交部建議在蘇中資機構和人員注意加強安全防范,國內來蘇人員避免前往戰亂及高風險地區。?
記者梳理發現,十數年來,蘇丹曾發生多起涉中國公民的襲擊、綁架案件。?
2008年10月18日,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的9名員工,乘車行駛在蘇丹當地油田4號地區的公路上時,遭遇不明身份武裝分子的攔截,并被綁架,其中3人為工程師,6人為工人。隨后外交部證實,其中5人遇害,4人獲救。
2011年,南北蘇丹分裂,蘇丹石油資源損失大半,外匯收入銳減,經濟和社會發展面臨巨大挑戰。2012年1月28日,蘇丹當局宣布發起從南蘇丹進攻邊境地區的軍事行動,當日,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子公司在蘇丹南科爾多凡州的一個公路項目工地遇襲,有29名中國工人被當地反政府武裝力量劫持。經過十余日的緊張斡旋,2月9日下午,這29人平安回到祖國。
據統計,2012-2014年,在蘇丹達爾富爾和南部地區先后發生8起針對中方人員和項目的襲擊、綁架事件,共有40名中方人員遭劫持,嚴重影響企業在上述地區的投資合作。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最終中方被劫人員均安全獲釋,未造成傷亡。
由于上述地區長期戰亂,經濟社會狀況極其落后,部落之間常為爭奪土地、牧場、水資源等發生流血沖突,針對外國人的搶劫、襲擊事件時有發生,中國大使館不主張中資企業或人員赴上述地區開展商務活動。
此后,涉及中國公民的襲擊事件仍未停止。2018年,一名中國公民在蘇丹遭遇武裝搶劫。據報道,該名中國公民在被搶劫時受了輕傷,但情況并不嚴重。2020年4月,據報道,一名在蘇中國公民在停車場被多名持刀歹徒襲擊,后因傷勢過重不治身亡。當時,中國駐蘇丹使館對此事表示強烈譴責,并要求蘇丹方面盡快破案。
自獨立以來,蘇丹始終難以擺脫由亂到治、由治到亂的惡性循環。2019年,蘇丹軍方推翻巴希爾政權,蘇丹政局陷入不穩定狀態,多次發生小規模沖突和動亂。自此,蘇丹經濟形勢惡化,國內政局動蕩,社會治安紊亂。
2020年新冠疫情在蘇丹暴發,政府出臺禁令限制居民外出,進一步加劇社會不穩定因素,在蘇丹的中資企業機構人員偶有發生被盜竊、搶劫事件。
同年5月,蘇丹政府因為財政困難而拖欠中國公司的支付款項,導致中國公司在蘇丹的業務受到影響。有報道稱,因為拖欠支付款項,蘇丹政府多次停電、停水,給中國在蘇丹的企業和工人帶來了困擾。
目前,蘇丹本輪沖突的戰火未停,并逐漸擴散至多個其他城市,蘇丹武裝部隊稱戰斗將持續一周以上。4月16日,張向華告訴記者,使館已在進行密切跟蹤及研判。“使館已要求蘇方切實保護我人員和機構安全。如有進一步信息,我們將及時發布。”?
17日,中國駐蘇丹大使館再次發布安全提示,稱蘇安全狀況極為嚴峻,特別是流彈頻發已成當前主要安全威脅,再次提醒在蘇中國公民和中資機構密切關注形勢,保持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