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走進傳統村落|登封楊林村:雙景區+紅色文化+綠色生態 產業古村留住人氣留下“錢景”

          2023-04-18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鄭州晚報》版面報道

          “府門外三聲炮花轎起動,周鳳蓮,周鳳蓮坐轎內我喜氣盈盈……”4月14日,走進登封市楊林村,遠遠聽見經典豫劇《抬花轎》唱得正歡,吸引了眾多鄉親。“現在生活就是好,坐在山美水秀的環境里聽戲,這才是幸福哩。”村民鄭大娘自豪地說。

          2019年6月,楊林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2020年9月,入選河南省鄉村旅游特色村名單。從此,楊林村譜好古村保護、紅色研學、產業發展三部曲,曾經破敗不堪、幾近危房的古老民居重新煥發出光彩與活力。

          最早500多年 古建筑群煥發生機

          楊林村歷史悠久,村內保存較為完整的傳統院落有105個,豫西傳統民居316棟。現存年代最早的建筑已有500多年歷史。建筑外部以土黃色居多,具有典型的豫西古民居特色。

          傳統村落不僅涵蓋鄉土建筑和歷史景觀,更為珍貴的是蘊藏著豐厚的精神文化內涵。楊林村對古建筑在科學保護的同時,合理發展與利用,不僅保持村莊的原生環境和傳統格局,還讓古建筑成了展示村莊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的重要載體。

          一村倆景區,旅游火了小山村

          楊林村地處登封大熊山腹地,坐擁多種自然生態,山、水、田園、村落和諧共生。楊林村依托自然資源優勢,開發仙人谷景區和摘星樓風景區,大力發展鄉村特色旅游產業,為村民提供了近400個就業崗位,成了名副其實的旅游村。

          仙人谷景區位于大熊山森林公園內,山體巖塊呈縱、橫、斜各種節理,形成石林、石柱、石筍、石墩和各種象形石。這里的一道道山、一處處峰,峰、澗、林、洞,氣象萬千,猶如一屏屏溪谷畫廊。

          摘星樓風景區是嵩岳南麓的山水畫廊、文化勝地,因其海拔較高,故稱“摘星樓”。此處由于地處登封、汝州、禹州三市交界處,故又有“一雞鳴三市”之稱。整個景區如畫卷般沿山谷徐徐展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得這里山峻、水凈、林幽、石奇。漢光武帝劉秀在此休養生息并留下了豐厚的人文歷史傳說。

          2020年9月,楊林村被評為河南省鄉村旅游特色村。經過精心改造和提升,2020年12月,摘星樓成功晉級為3A景區,仙人谷晉級為4A景區。

          在楊林村,鄉村旅游成為巨大的引擎,拉開了鄉村振興的大幕,村民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研學在農家,紅色古村活起來

          楊林村革命歷史遺跡眾多,豫西抗日軍政大學遺址建筑保存完好,和豫西抗日先遣支隊南王山突圍戰指揮部舊址紀念館以及周邊紅色文化遺跡串聯,連點成片,形成特色鮮明的紅色文化品牌。

          楊林村共產黨員毛海瀾、地下黨員唐秉謙和愛國人士李磨等,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傳播革命火種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們有責任也有必要將這些故事講述給更多的人。”登封市老促會副會長常興文說。紅色革命精神是楊林村發展的“靈魂”。楊林村把革命傳統教育與鄉村振興相結合,打造紅色研學基地,弘揚正能量。

          生態繞農家,產業古村富起來

          大熊山森林公園擁有全區85%以上的森林覆蓋率,“綠色”是這里最顯眼的顏色。繞村而過的大熊山,不僅是楊林村的一道美麗風景,更能為村民帶來“美麗錢景”。

          楊林村的“綠”還體現在綠色農副產品上,村里有杏、桃、梨、櫻桃、核桃、花椒、葡萄、西瓜、山藥等10余種經濟作物。今年4月開始,楊林村利用生態農業的體驗、科普教育功能,打造鄉村旅游驛站、農副產品展銷中心、電商創業平臺和短視頻村播基地;積極開發生態農業的休閑度假、文化傳承等功能,打造鄉村手藝人傳承館,推動山藥、紅薯、蜂蜜、手工布鞋、鞋墊、竹編系列產品陸續上市。

          留住“人氣”,楊林村正將景區客流量轉化為拉動生態農業發展的內需力量,提高現有農產品質量,改變種植模式,發展采摘體驗,探索科普研學,舉辦節慶活動,形成完整的綠色產業發展鏈條,真正實現從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的華麗轉身。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袁建龍 文/圖


          分享到: 編輯:李怡萍 統籌:周曠達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