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紅樓夢》,千古兒女情。4月17日晚,2022年度河南省青年藝術人才扶持計劃項目——“夢系紅樓”王園園專場演唱會暨電視連續劇《紅樓夢》全版音樂會在河南藝術中心大劇院精彩上演。
本場音樂會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河南歌舞演藝集團承辦,河南民族樂團、河南省歌劇團演出,青年歌唱家王園園攜手著名指揮家張列、歌唱家霍錕等,深情演繹古典浪漫、雋永典雅的《紅樓夢》系列音樂作品,為廣大觀眾奉上了一場高品質的視聽盛宴。
一部《紅樓夢》,是我國文學史上難以逾越的高峰,也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經典的影視音樂作品。本場音樂會共演出精選自87版電視劇《紅樓夢》的15首曲目:《紅樓夢序曲》《紫菱洲歌》《紅豆曲》《晴雯歌》《悲歌秦可卿》《劉姥姥進大觀園》《題帕三絕》《枉凝眉》《分骨肉》《嘆香菱》《聰明累》《寶黛情》《上元節》《秋窗風雨夕》《葬花吟》,以獨唱、重唱、合唱、詩朗誦以及民族管弦樂等藝術形式,從不同的角度抒寫大觀園中的愛恨悲歡,為我們呈現了一個個鮮活生動的紅樓人物,展現了《紅樓夢》深厚的情感意蘊和文化內涵。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串串動人的音符,一段段經典的旋律,描繪出一批舉止見識不讓須眉的閨閣佳人。《紫菱洲歌》的心緒難平,《紅豆曲》的柔腸百轉,《枉凝眉》的枉自嗟嘆,《分骨肉》的啼血吶喊,《寶黛情》的銘心刻骨,《葬花吟》的滿懷愁緒……直擊人心,繞梁不絕。王園園音色甜美,聲線純凈,音域寬廣,唱功扎實,時而宛若絲縷,時而歡快跳躍,時而悲泣低吟,在她的歌聲中,我們看到一幅幅情真意切的畫面,一個個活靈活現的人物,一段段蕩氣回腸的故事。
“青年藝術人才扶持計劃”是河南省省級公共文化服務專項資金資助項目,為我省青年藝術人才的成長提供了助力。王園園是我省第一位入選該計劃的聲樂新人,也是河南歌舞演藝集團第七位獲得扶持的藝術新秀。她以扎實的演唱功底,嫻熟的演唱技巧和時尚的演唱風格,在民族聲樂領域里逐步摸索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符合時代、具有高演唱水準的藝術道路,把民族歌曲帶入更多年輕人的視野中,近年來在國內外諸多重大演出、賽事活動中表現突出,受到大眾喜愛和業內廣泛好評。
音樂會結束后,河南省青年藝術人才扶持計劃項目結項驗收——“夢系紅樓”王園園專場演唱會研討會在河南藝術中心貴賓廳召開。河南省藝術專家委員會主任李霞,中國廣播藝術團著名指揮家張列,北京《音樂周報》副總編、音樂評論家孟綺,河南省音樂家協會榮譽主席、作曲家周虹,中國合唱聯盟副主席、作曲家李仲黨,河南省民族管弦樂學會會長、作曲家方可杰,河南省音樂家協會主席、河南省歌劇團團長陳靜,河南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理工大學音樂學院院長李新現,河南大學音樂學院副院長、聲樂教育家韓梅,以及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藝術處處長黃寒秋、二級調研員解冬等專家領導出席了會議。與會專家對本場音樂會的精彩呈現給予了高度評價,對王園園的藝術水準和藝術成就給予了充分肯定,對河南歌舞演藝集團人才濟濟、事業興盛的生動局面,以及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發展所做出的積極貢獻給予了熱情稱贊。
人才興則國興,人才強則國強,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近年來,河南歌舞演藝集團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戰略目標,努力培育新時代青年文藝人才,通過量身打造劇(節)目,舉辦專場演出,召開藝術研討會,促進藝術人才成長,讓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營造了人才輩出的良好態勢。王園園等一批青年藝術工作者,更加自覺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努力服務群眾、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實踐中,實現了人生理想與藝術追求的同頻共振。今后,河南歌舞演藝集團將繼續加強青年藝術人才的培養,力爭取得更多的成績。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秦華 通訊員 宋曉丹 呂恩宇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