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上午,“2023年海外英才中原行 國家高層次人才服務行——走進河南鄭州”活動啟動儀式在鄭州市中原龍子湖學術交流中心舉行。記者從活動中了解到,今年上半年,鄭州將啟動上海交通大學等研究院建設。
據市委人才辦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市人才隊伍規模迅速擴大,總量超過240萬人,高層次人才數量大幅提高,其中,全職在鄭“兩院”院士29人,國家重點人才計劃人選122人,“國家杰青”26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7人,創新活力競相迸發。去年底,鄭州被列為全國先期布局建設的15個人才集聚平臺之一,全市人才工作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據悉,這兩年,在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鄭州把引平臺、引機構、引科研院所作為主攻方向,堅持超常規推動,全市人才平臺建設進入快車道。聚全市之力推進中原科技城與省科學院、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融合發展,設立河南省人才創新創業試驗區,實施以收入為參照的人才經濟貢獻獎勵等特殊政策,成功吸引華為、海康威視等300個重大項目入駐,集聚高端人才1300余名。
目前,正在中原科技城規劃建設科學園區,計劃利用3-5年時間,建設30家左右一流大學鄭州研究院,引育1萬名青年科技人才(博士后)。今年上半年,將啟動上海交通大學等研究院建設。
我市持續全面加快科技研發平臺建設,成功獲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大力推動中電科27所等在鄭科研院所拓展研發項目,高標準建設嵩山實驗室等7家省級實驗室,支持鄭州大學等在鄭高校“雙一流”建設提質進位,到2025年全市國家級創新平臺達到65家,目前已建成新型研發機構58家、各類研發平臺4395家,高層次人才承載能力大大增強。
優化布局創新創業載體,加快推進200個小微產業園建設,提升完善智慧島2.0“雙創”模式,建成各類創新創業載體284個,培育高新技術企業5190家、獨角獸企業2家,預計到2025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將超過1萬家。此外,專門設立歐美同學會鄭州海創中心和英國倫敦等3個國際離岸創新孵化中心,為海外人才提供專業化、精準式、一條龍高效服務。
在服務人才方面,推動數字賦能,全國首創人才工作“一件事”改革,實現30個人才事項“不見面、網上辦”,切實解決好人才創新創業、教育醫療、車駕管等關鍵需求。針對高層次人才,確定15家醫療保健定點機構,提供高質量門診、住院等綠色通道服務。分類籌集40萬套(間)人才公寓,實行極簡審批,做到隨來隨申、隨租隨住。陸續推出45個青年人才驛站,為外地來鄭求職青年人才提供7天免費住宿。創新科技型機構、人才團隊服務保障機制,探索形成重資產“簽約即拿地、拿地即開工”、輕資產“拎包入住、拎包辦公”服務模式,提升項目落地效率等。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