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河南藝術中心獲悉,被稱為現象級舞劇的國內首部諜戰題材《永不消逝的電報》將于4月28日-30日在河南藝術中心大劇院連演四場。
該劇由“舞壇雙子星”韓真、周莉亞聯合執導,取材自“100位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李白,以李白烈士的真實故事為素材,講述了李俠與蘭芬的“潛伏”故事。該劇自上演就獲得高度好評,并榮獲得了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大獎”,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實力演員領銜,演藝英雄模范形象
2020年的春晚舞臺上,一群身穿旗袍的舞者,手持蒲扇,在小板凳上緩緩起舞的《漁光曲》便是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片段。自此之后,作為領舞的朱潔靜三登春晚舞臺。
而本次河南站的演出,安排的領銜主演就有一組是上海歌舞團榮典·首席演員王佳俊、朱潔靜,另外的一組領銜主演則是首席演員侯騰飛、王景,他們在劇中分別飾演“李俠”與“蘭芬”。
四位青年舞蹈家將憑借扎實的舞蹈功底、精湛的演技和舞臺表現力,為河南的觀眾再現為我黨民族解放事業而壯烈犧牲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
首部諜戰題材舞劇,講述經典紅色記憶
近年來,國內外影視、小說不乏優秀的諜戰題材作品,在舞臺藝術的舞蹈領域,諜戰題材還未有嘗試。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便是上海歌舞團以舞蹈的藝術形式和諜戰的題材內容進行舞臺結合的一次藝術探索和實踐,通過舞蹈藝術的肢體語匯和舞臺空間的抽象氣質,賦予了諜戰題材以全新的藝術呈現。
從患難到相守, “李俠”與 “蘭芬”真摯的革命愛情時時刻刻牽動著觀眾的心。兩人在黨組織的安排下假扮夫妻掩護秘密電臺,開展聯絡工作,在共同的革命斗爭中暗生情愫,最終結為一生的革命伴侶。
該舞劇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進行大膽原創,以高度凝練的舞劇敘事、唯美的意象表達、靈活寫意的舞臺布景和諜戰的緊張懸念……最終舞臺呈現所傳遞出來的信仰、信念以及奉獻、犧牲精神,深深感動和感染著70年后的今天享受幸福生活的每一個人。
電影大片質感,舞蹈表演美學達到新高度
作為一部舞劇,表演沒有臺詞,全靠配樂和肢體語言講故事。《永不消逝的電波》成功突破了舞劇“拙于敘事”的短板,情節跌宕起伏,人物關系錯綜復雜,還以絕佳的舞蹈功底,展現出肢體語言的最大藝術表現力。
《永不消逝的電波》的唯美不僅在于絕佳的舞蹈與對時代風貌的考據性還原,它還采用了有別于以往固定升降的舞臺布景呈現形式,26塊可以移動的景片,通過推移拉動,切割了時間和空間,由此在固定單一的舞臺上營造出了一種獨屬于舞劇的蒙太奇效果。
此外,燈光、投影等多媒體舞美效果也為敘事和渲染情緒發揮了極大的作用。舞臺上漫天的雨絲,行色匆匆的黑雨傘,恢弘壯闊的交響音樂,把人們瞬間帶回到解放前夕那個風聲鶴唳、蛇龍混雜的舊上海,一個復雜險惡的斗爭環境、一個史詩般的大時代。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蘇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