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套了,房子都選好了,很滿意!”“今天有街道紀工委、公證處的工作人員全程監督,所有的程序都公開透明,我們就一百個放心了!”近日,在中原區桐柏路街道董砦村、牛砦村安置房分房現場,前來現場選房的群眾滿意地說道。
桐柏路街道牛砦村、董砦村安置回遷工作,安置面積22萬平方米,待回遷村民400余戶,2000余人。該項目拆遷回遷跨度長,“多次拆遷一次回遷”造成各類群眾利益訴求復雜多樣,群眾對分房透明度要求高。街道把此次回遷工作列為清廉村居建設的重要內容,從安置房工程收尾、過渡費結算、物業公司招標,到選房辦法擬定、選房過程參與、公證引入等,全過程“嵌入式”監督。
分房前,紀工委對相關資料、程序和環節進行認真審查,從分房方案制定,對分房對象、抽簽要求、分配程序等進行嚴格審核,將責任意識傳達至每一位工作人員,杜絕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等違規違紀行為。其中,牛砦村為回民村,宗教信仰不同,如何協調好兩個村住宅區域劃分是個難題,紀工委充分發揮清風觀察員作用,以清風懇談會為載體,收集民意,協調各個部門,最終使牛砦村和董砦村對住宅區域劃分達到共識,避免了因此產生的矛盾。
分房過程中,現場設置了排隊入場、等候叫號、資格審核、選房、確認登記、資料審核等功能區,在等候區設置24屏高清大屏幕,對各個功能區流程進行現場直播投放,村民在等候的過程中能實時觀看實時分房動態進行監督,選房全程錄像,完全公開透明。同時,對工作人員服務態度和作風進行監督,讓群眾在選房分房的工作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和親切、耐心的服務。
“本次董砦、牛砦安置房回遷工作,雖然涉及兩個村,難度較大,但群眾滿意度非常高。從分房前的流言漫天飛,群眾對公正公平公開的質疑,到分房中對工作流程和服務態度的認可,再到分房后對全過程監督工作的滿意。此次分房全程攝像、全程公證,保障了安置房分配全程處于‘陽光’之下。”桐柏路街道紀工委書記蘇進衛說道。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董占卿 通訊員 孫萌萌